•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调查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专 版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一行三会陆家嘴表态稳预期
  • 美股早盘见百点大涨 欧洲三大股指上涨逾1%
  • 给那些激进的银行一个教训 央行“通稿”透出政策深意
  •  
    2013年6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一行三会陆家嘴表态稳预期
    美股早盘见百点大涨 欧洲三大股指上涨逾1%
    给那些激进的银行一个教训 央行“通稿”透出政策深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给那些激进的银行一个教训 央行“通稿”透出政策深意
    2013-06-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孙忠

      

      央行25日晚间发布一篇名为《合理调节流动性 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新闻稿,系统性地对当前流动性状况、前期市场现象、央行应对举措、下阶段货币政策作了阐明。

      从央行表态可以看出,当前并不缺流动性总量,随着短期因素消除以及央行一定条件的流动性支持,短期市场波动将逐步缓解,市场也无需恐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多种创新工具组合将适时调节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

      流动性总量不短缺

      央行: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前5个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较快。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

      解读:在市场叫嚷“钱荒”的当下,央行判断,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短期波动由时点性、情绪性因素造成

      央行:受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仍出现上升和波动。

      解读: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出现上升和波动。央行将其归结为时点性原因造成,包括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

      而银行间利率的大幅飙升则加重了市场“钱荒”心理,加之实体经济运行弱于预期、美联储将逐渐退出量化宽松,市场担心金融体系内的波动会影响到实体经济,恐慌性情绪在市场弥漫,反过来进一步推升银行间利率,并蔓延到资本市场。这就是央行所称的情绪性因素。

      央行预计,随着时点性和情绪性因素的消除,利率波动和流动性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

      符合要求银行已获流动性支持

      央行: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

      解读:虽然央行并没有点明获得流动性支持的具体机构,但是“符合宏观审慎要求”还是传达出,央行此次“纠偏”行动是在金融系统内部的基于审慎和防范风险要求的自查行为,对于不符合宏观审慎要求、流动性管理能力差、同业业务扩张过快的银行,央行并没有给予支持。

      而对于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央行承诺,若资金安排出现暂时性头寸缺口,央行将提供流动性支持。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行为可以形容为“整风运动”,“给那些激进的银行教训,并不是要把泡沫挤破”,受到教训的银行也在清理表外资产、下调资金杠杆、降低流动性错配,以后业务更趋谨慎。

      同时,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下转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