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
⊙记者 毛明江 ○编辑 秦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昨天透露,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
在昨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徐绍史作了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徐绍史表示,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2年达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我国14个省(区、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18个省(区、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
不过,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徐绍史说,我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推进城镇化要统筹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土地”问题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对此定下基调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有报道称,关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国土资源部思路已经明确,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初稿”已成,具体包括7个方面27条改革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