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专访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新兴股市又逢十字路口 有人在伤口上撒盐 有人想刀口上舔血
  • 产权交易公告
  • “阿凡达概念” 要火
  •  
    2013年6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新兴股市又逢十字路口 有人在伤口上撒盐 有人想刀口上舔血
    产权交易公告
    “阿凡达概念” 要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兴股市又逢十字路口 有人在伤口上撒盐 有人想刀口上舔血
    2013-06-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美国要退出量化宽松(QE)的更强烈信号,似乎成了压垮新兴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股汇债市持续大跌、海外热钱大举出逃的同时,一些大型国际机构也纷纷提高了唱空新兴市场的调门。

      瑞银财富管理的投资专家26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美元走强以及美国逐步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一些新兴市场可能陷入类似上世纪90年代末的危机。

      类似言论也呼应了最近其他一些机构的看法。而高盛则指出,随着宏观面的变化,新兴市场可能告别以往十年的高回报时代,进入“新常态”时期。

      不过,业界对于新兴市场前景仍存有争议,依旧看多这一市场的机构也不在少数。美银美林就认为,新兴市场变得“日益有诱惑力”。从资金流向来看,新兴市场可能很快出现两年来首个强烈买入信号。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秦风

      热钱加速出逃

      加入“熊市俱乐部”的新兴股市正在不断增加。土耳其、菲律宾以及中国A股都已跌入熊市,港股国企指数也步入熊市区间。

      本周,由21个主要市场构成的明晟新兴市场股价指数一度跌至一年来低点。仅仅自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9日讲话以来,该指数就下跌了7%左右。今年迄今,明晟新兴市场指数累计跌16%左右,同期覆盖发达股市的明晟世界指数涨了5%。

      资产价格大跌背后是资金的大举撤离。国际资金跟踪监测机构EPFR的统计显示,在截至19日的一周时间里,投资人赎回各类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规模达到90周新高,同期,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再流出30亿美元。自5月初以来,净流出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资金总额已超过170亿美元。

      而美银美林最新发布的6月份国际基金经理调查则显示,全球基金经理对新兴市场股票的持仓降至四年多来最低谷。在债券、货币等领域,新兴市场资产亦遭受重创。土耳其、印度等国货币近期触及历史新低,巴西、南非的货币也跌势惨重。随着价格下跌,新兴市场债券收益率近期急速飙升。

      危机刚刚开始

      德银等机构在伯南克19日讲话之前就指出,亚洲等新兴市场的下跌已构成“危机”级别。近期,又有不少机构发出了唱空新兴市场的声音。曾经风光无限的新兴市场,俨然走到了新的拐点。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官浦永灏26日在回答上证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土耳其、巴西等新兴市场,出现金融危机的概率已接近四成。

      “随着美国经济走强,美联储逐步进入退出周期,那些在过去几年低利率时期过度借贷的新兴市场,必然经历一个资金收紧、债务负担增加的痛苦过程。”浦永灏说,特别是在一些经常账逆差较高的市场,已经出现了类似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前的危险苗头。

      “所以我们对新兴市场抱有非常审慎的态度。对下半年看得还是比较淡。”浦永灏说。

      花旗本周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与策略报告,大幅下调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测。金砖国家中,今年印度经济增长预计将低于6%,而巴西未来几年里的经济增速甚至不如美国。

      渣打集团财富管理部则建议投资人低配亚洲(日本除外)股票,因为该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

      “现在抄底中国股市还为时过早。”渣打建议那些大幅超配中国股票的投资者调整部分头寸,转向诸如美国之类的发达市场。

      看多者仍乐观

      不过,业界对于新兴市场前景仍存有争议,依旧看多这一市场的机构也不在少数。美银美林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新兴市场变得“日益有诱惑力”。

      该行称,从资金流向来看,新兴市场可能很快出现两年来首个强烈买入信号。英国安本资产则认为,新兴市场基本面仍有吸引力,随时可能出现强劲反弹。

      即便是刚刚发布唱空报道的高盛也指出,尽管回报可能下降,但新兴市场也不会倒退回十年之前的状况。“好消息是,如今各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杠杆率总体下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存在高额经常项目赤字,且财政状况也基本上好于发达国家。”

      高盛指出,许多新兴市场资产的潜在回报可能趋于恶化,因此较之将新兴市场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今后对各新兴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可能更加重要。

      浦永灏则指出,总体来说,亚太区的财务状况跟1997年不可同日而语,外债、国内信贷和贸易等指标都要比当年强很多,所以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概率不大。只不过如果少数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会道指整个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重新定价。

      迈入“新常态”

      高盛日前发布题为“新兴市场的新变化”的专题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新兴市场的强劲回报可能一去不复返。

      高盛称,过去十年间,新兴市场的回报创下历史高位,且明显好于发达市场,除高风险溢价外,还有五大宏观积极因素推动了新兴市场资产的优异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积极因素的出现应归功于上世纪90年代末新兴市场所经历的危机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崛起。

      但眼下,这些宏观积极因素可能将不复存在,其中一些甚至会发生逆转。高盛称,今后十年,新兴市场资产不大可能再取得过去十年投资者惯于取得的风险回报,绝对回报可能也会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