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淡季面临下行压力
国家有关部门日前表示,今年3月以来国家启动预案调控生猪市场取得成效,截至6月19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每公斤14.41元,连续8周上涨,较前期低点,4月24日每公斤12.62元累计上涨14.2%,猪粮比价达6.01∶1,在连续15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后,猪粮比价重新回升至盈亏平衡点以上。不过,考虑到夏季是肉类食品消费的传统淡季,猪价走向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我国生猪养殖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由于猪肉消费增速相对平稳,供给的周期性波动导致猪肉价格和养殖利润呈周期波动特征。根据生猪历史价格统计,在2003 年至今10 年的时间,出现了两个完整的猪周期。首先出现在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历时3年,猪价走出一轮和缓的涨落。此后经历了2007年-2008年的历史高峰,又于2009年6月回落至2010年4月,历时近4年时间。在2011年猪价又达到高峰,2012年猪价回落,养殖户基本处于保本状态,到了2013年5月,猪价达到谷底。本轮猪周期至今已经有3年多,但是,猪价的底部盘整仍未结束。
另外,随着气温的上升,接下来的7、8月份是肉类食品消费的传统淡季,在需求面上显然没有支撑。与此同时,代表供给能力的能繁母猪存栏数仍处于高位。5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4758万头,环比增加0.2%,全国能繁母猪存栏5013万头,环比持平,同比增1.7%,较历史均值高出3.07%,而且,目前行业内尚未出现大规模淘汰母猪的现象,未来2月不会出现猪肉供给不足的现象。母猪存栏去化速度低于预期,意味着本轮周期见底时间或后延。
如果考虑到近期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出现的企稳上涨迹象,生猪的养殖成本衣将会上涨,这可能导致畜禽养殖业盈利水平下滑。从而在猪价不变的情况下,猪粮比价会迅速下降重新回到亏损状态。
从目前来看,在没有大规模疫病爆发的情况下,行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今年3月以来国家对生猪的调控,人为的延长了本轮周期见底的时间,从历次调控的影响看,国家冻肉收储等措施短期内能够有效的减缓价格波动,而决定价格走势的核心力量是供需形势。
因此,不能排除以下可能,猪粮比价重回盈亏平衡点只是暂时现象,进入7月份猪粮比价可能出现震荡筑底,9月份,在消费增加及市场自身调节等因素等影响下,国内生猪价格有望正式进入上行通道。
(本报数据研究部 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