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经济风险高与低?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孙忠
2013陆家嘴论坛,注定是一场思想交锋的盛宴。
6月29日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洛阳厅,本届陆家嘴论坛的最后一场专题讨论在此展开,席间就中国经济风险问题,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与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展开一场辩论。前者认为,欧、美、中三个经济体中,中国风险相对最小,风险承受能力最强;但后者则认为,未来面临风险挑战压力最大的经济体是中国。
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让听者叫好,也引起与会者对中国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关注。 观点大不同
陈志武认为,未来5至10年,若把美国、欧盟和中国三大经济体做比较,风险最小的国家应该是美国,第二少的是欧盟。
究其原因,过去3至4年,欧盟国家方方面面的问题和风险已经很透明,任何阶层的欧洲人都已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接受挑战,要解决问题的决心已经大到了无法再大的程度。”相对而言,中国还处于欣欣向荣的时期,中国真正看到、面对问题的时间可能在未来的1至2年,“这让我更担心未来中国经济的风险。”
陈志武称,中国社会承受危机、冲击的能力,比欧洲、美国、日本有差距。 盛松成则对此提出异议。他指出,中国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最强的,风险也相对最小。一方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层面看,GDP保持在7.5%左右,欧美达不到这个增速的一半,“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指标,因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很大,“几项比较重大的改革措施出来后,各方面的经济社会指标马上上去,而我们现在改革开放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因此,相对于我国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我国改革开放的潜力、红利大得多。
建言趋一致
虽然盛松成和陈志武对中国经济风险的判断不同,但是对于中国未来改革的方向却有一致之处。
陈志武建议,中国应该在金融开放方面走得更远,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让其他国家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一起过来分担风险。同时,为了帮助中国家庭更好地面对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应该更快地在金融开放、资本账户境外投资方面放得更开。
盛松成也指出,目前我国处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开放资本账户总体利大于弊。
他建议,我国在不少方面的透明度应该增加,“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主张对资本项目的开放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操作表,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有利于释放改革能量,有利于减少不确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