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地产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如果“铁三角”全面甩开WTO……
  • “影子银行”过度膨胀的一次局部爆发
  • 提振A股信心指数
    先要有经济新理念
  • “污染大户”交钱成了环保会员?
  • 从PMI指数看中国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
  • 什么人买走了美国的黄金?
  •  
    2013年7月2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如果“铁三角”全面甩开WTO……
    “影子银行”过度膨胀的一次局部爆发
    提振A股信心指数
    先要有经济新理念
    “污染大户”交钱成了环保会员?
    从PMI指数看中国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
    什么人买走了美国的黄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PMI指数看中国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
    2013-07-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子勋

      ⊙周子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昨天发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创4个月新低。而同一天,汇丰中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降至48.2,创九个月最低位,连续第二个月位于临界点50下方;低于初值48.3和5月终值49.2。

      6月PMI指数回落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经济环境在全面转冷。其中,银行和企业的感受更加直接:生意不好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应收账大量增加、坏账开始增加等等。这种窘境体现在各分项指数中,就是各主要指数环比均出现回落。其中,进口、积压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幅度超过两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过一个百分点;其余指数降幅在一个百分点之内。

      以笔者之见,6月PMI指数至少折射出四大问题:

      其一,中小企业仍是中国制造业困境中最伤元气的。中、小型企业PMI指数低于50%,分别为49.8%和48.9%,明显低于大型企业(50.4%),与侧重反映中小企业运行状况的汇丰中国PMI指数高度吻合。这反映了内需和外需疲弱,实体经济低迷,中小企经营环境仍在恶化。

      其二,供大于求的局面凸显当前中国经济仍旧处于产能过剩和产量释放阶段。这种境况的直接后果就是打击就业。可以看到,月内用工数降幅为去年8月以来最大,也是2009年初金融危机高峰期以来的最大降幅之一。

      其三,新订单和新出口业务的收缩表明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而外贸货物吞吐量萎靡也印证了外需的疲软。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显示, 5月外贸货物吞吐量仅增长3.5%,较去年同期回落12.3个百分点,较4月回落2.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回落幅度呈逐月扩大态势。

      其四,6月企业购进价格指数低位略降说明企业预期趋于负面。由于PMI购进价格指数与PPI环比增速高度相关,因此很可能传导至PPI和CPI,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仍将呈现弱复苏的格局。

      素有制造业景气度晴雨表之称的6月PMI指数再度回路,预示着继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7%后,二季度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可能有所加大。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整体经济数据的低迷可能意味着经济硬着陆风险的加大。

      笔者这么判断,是因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两难:看国际环境,美国依靠货币宽松政策来维持的经济复苏表现得虚而不实;欧洲经济仍处于欧债危机后的大调整之中,不会明显恢复;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导引下,虽以日元贬值政策强烈刺激出口,但改变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第三支箭迟迟不敢动作;新兴市场国家也一改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先后遭遇滞胀风险。看国内环境,偏紧的政策基调、沉重的地方债务、逐步恶化的企业盈利水平,都决定了今年的投资表现将会平平,不会成为刺激经济增长回升的关键因素。在失业压力加大、收入预期低迷、企业经营不佳、政府消费受到限制的背景下,也很难期望消费会异军突起,成为经济的强劲动力。外部需求低迷已成定局,剔除水分之后,中国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恐怕要重估。

      面对这种局势,中央在宏观政策上会有哪些调整?地方政府又会如何调整?企业该如何面对?这些答案或许会在国务院于本月中旬举行的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找到。这次会议将决定近期发酵的“钱荒”风波将被政策导向何方。工信部经济运行和监测协调局官员表示,在提高了对中国经济降速的容忍度之后,决定调控政策放松还是继续从紧的条件,变成了实体经济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只要就业不出问题,“盘活资金存量”的政策就不会放松。

      近期中央高层的表态已透露出了几点政策走向:从过去政府主导经济转向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为了实现转型目标愿意承受经济放缓的代价;在货币政策上将转向“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整体上放弃宽松货币政策强刺激的做法。

      而在中国经济减速而政府却表现出过去十年难见的容忍度之时,企业的基本策略仍然继续“过冬”,设法熬过经济增长放缓的困难期。至少在当下不宜采取过于激进的扩张策略,以避免市场进一步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备受财税压力困扰的地方政府,也是制约是下半年市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财政收入放缓甚至负增长,这是最能触动地方的经济问题。由于过去不论是投资还是消费,摊子都已铺得较大,现在要过紧日子,很多地方政府会很不适应。

      在新的基调下,市场需要扭转对出台扩张性政策的预期,以适应新时期的货币环境,转向更为保守与稳健的经营策略。现在唯一具有变数的是,中国经济增速是否会降到中央的底线以下?如果那样,政策上或将会有所调整。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