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方舟 ○编辑 阮奇
A-603,是发那科的展台。
本次展会上,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发那科高调亮相,携带多台智能机器人,让观众看到了其对工业机器人视觉、听觉、触觉领域的追求。
都说接下来的3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爆发增长的3年。而在期待中国公司爆发之前,先说说发那科那段辉煌的历史。
发那科自1956年成立。成立20年后,公司迎来了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上世纪80年代,成为日本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成长期。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的统计数据,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有1980年769亿日元增加到1990年的3023亿日元,复合增长率31.5%。
与此同时,发那科在东京交易所的股价,则在8年内涨了12倍。数据显示, 1977年7月,公司的平均可比股价仅1000日元,1980年12月股价突破5000日元,1983年12月时股价上升至10000日元,到1985年2月股价站上13000日元。
如今,发那科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展身手,他在中国的载体,是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由日本发那科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联合投资设立。2012年,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20亿元,售出工业机器人约4000台,占据我国工业机器人首把交椅。
上海发那科一般产业销售部综合科副科长孙远祥认为,接下去3年是工业机器人的“中国时间”。他用一句双重否定的话向记者表示,没有那么好的市场,国外的那些企业不会这么抢着进来。
在他的言谈中,记者发现,在中国工业机器人还在往“做大”方向努力的时候,以发那科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开始“做专”。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是,做大和做专,在如今的中国市场,都有立足之地。做大,即是依托国家的政策、资源,将产业做大;做专,则是把产业链做深,将智能化应用往高、精、专方向发展。
当然,他的话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成长空间,还十分巨大。
不过孙远祥的一个观点仍然值得重视,国内的机器人企业研发团队虽然十分出色,但缺少如发那科、ABB这种大型企业中的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怎么在客户面前,扬长避短将产品运用起来。国内目前的机器人企业一般是看进口厂家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这样一来,在机器人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