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专 版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当前宏观经济偏冷
    总体不悲观
  • “全民理财”折射投资渠道匮乏
  • 超七成受访者:结构性行情将延续
  •  
    2013年7月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当前宏观经济偏冷
    总体不悲观
    “全民理财”折射投资渠道匮乏
    超七成受访者:结构性行情将延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民理财”折射投资渠道匮乏
    2013-07-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见习记者 姜隅琼

      ⊙记者 陈俊岭 见习记者 姜隅琼

      ○编辑 梁伟

      

      股市不振、楼市限购、黄金暴跌、影子银行风险渐增……时至今日,“如何让手中的钱生钱”、“以何种方式生钱”等理财话题,已成为囊中渐宽的中国百姓街头巷尾杂谈的热门题材。

      作为此次“年中”经济问卷调查一项内容,不少受访经济学家也对上述百姓理财话题兴趣盎然。在他们看来,当下全民理财热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百姓投资渠道的匮乏与风险意识的淡薄。

      投资渠道相当匮乏

      相比往年,今年投资市场上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国际金价暴跌以及“中国大妈”前赴后继的抢金潮。不过,随着近期国际金价再度跳水,此前大胆抄底的中国大妈们已经悉数被套。

      “相对于国际黄金炒家,‘中国大妈’买入的黄金量只占整个黄金市场的很小一部分,并且以消费品为主,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力不大。”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抢热潮”并不能影响黄金价格长期走势。

      在郭田勇看来,由于历史传承等因素,我国是高储蓄率国家,居民手中的钱如何生钱、以何种方式生钱已渐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由此进入“全民理财”的时代。

      不过,与巨大的投资需求对应的,却是良好投资渠道的缺乏。因此,如何填平投资供需之间的缺口、加强理性理财、丰富投资渠道已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此番“抢金潮”后,我们需要更为冷静的思考:“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抢金折射出百姓投资渠道的匮乏。

      无独有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也认为,黄金是在经济极端低迷下的投资选择,所以在资产配置中占比也不会很多,当下中国黄金热是因为中国人多,所以显现出投资热潮。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逐步退出量化宽松,长期来看,金价肯定是要下跌的,购买黄金的动力会逐步减弱。

      殷剑峰表示,中国还是高储蓄国家,投资没有出口是导致当前全民理财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目前几个可选投资渠道来看,房地产虽然全面下跌可能性不大,但快速上涨的动力正在大大减弱。

      相比已在高位盘整、投资价值正在远去的房地产,殷剑峰认为,当前中国股市已经到了一个低位。“如果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以及中央正在提的全面改革,力度空前而且是动真格的,现在进入股市是一个时机。”

      专家指点生财之路

      提及股市,又是让很多人嗟叹不已。一边是连创历史新高的美国道琼斯指数,一边是跌跌不休的中国股市,走势上的云泥之别,颇让中国股民和基民纠结困惑。

      已跌至十年前的中国股市是否渐露投资价值?“国五条”后的房地产是否还具备投资价值?除此之外,中国百姓还可以去哪里赚钱?受访经济学家们也对此积极出谋划策。

      谈到中美股市走势的巨大差异,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认为,美国经济2008年金融危机后底部比较扎实,从2011年下半年起进入上升通道。反观中国A股,当前宏观经济总量在压、结构在调,而且原来的经济增长率毕竟太快,所以单纯从经济层面看下跌也不奇怪。

      不过,翟立宏也对中国股市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股市最大的问题是信心问题。因为股市是经济的风向标,最先反映实体经济情绪,结构调整成本和经济增长动力下降对股市来说,主要是信心问题。

      “热情消退之后要反思现实问题,像调结构过程中经济增长动力去哪找,原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又是什么。” 翟立宏称。

      谈到房地产投资,郭田勇警示中国人应谨慎看待抄底海外房地产。他认为,投资与投机存在本质区别,在看到海外房产盈利的可能性,并考虑自身成本的前提下,可以理性选择投资。然而,若是以抄底的思维和心态去做投资,则未免显得急躁和激进,极有可能得不偿失。

      “现今银、证、保、基、信等机构都在布局财富管理市场,尽管各种业态发展非常快,也在逐渐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殷剑峰称,问题一是信息透明度不够;二是监管标准不统一;三是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缺失。

      谈到具体的投资策略,殷剑峰则建议,投资者最基本的是理财产品要看得懂,如果看不懂就不要买。此外,投资者还要谨记,风险总是与收益相伴的,“收益越、高风险也会高”是基本道理。

      在诸多理财渠道受阻的情形下,百姓去哪里赚钱这一难题如何破局?受访经济学家也对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抱有期待。

      “从历史经验看,历届三中全会都有较大的改革动作,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会有大胆的创新措施。”郭田勇认为,届时涉及金融体制方面改革将围绕在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等方面进行相关思考,改革将会极大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也是解决居民投资渠道匮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