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思考
⊙本报记者 吴晓婧
一位基金经理做了这样一个统计:上半年沪深300比去年年底下跌了11%,非常惨烈。然而以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涨幅却高达50%。另一个数据是,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的股票,一共有600只,占比高达25%。
市场有着非常好的赚钱效应,是一个明显的结构性牛市。
成长股上半年遍地开花,是在宏观经济数据不振、经济转型迫切的大背景下,市场对新兴产业的追捧。
展望下半年乃至更长时间,诺德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这种大的趋势不会改变,但个股分化将不可避免,如何选择好的成长股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 在其看来,未来寻找成长股的方向包括:新科技趋势日趋明朗,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正在改变传统制造业,消费电子正在朝着可穿戴方向发展,移动互联正改变着人的工作社交娱乐方式,特斯拉正在开启电力动力新时代。
而这样的想法,在基金经理中十分具体代表性。
广发基金副总朱平认为,软财富中的新兴蓝筹是后期掘金重点。2013年中国经济将会出现复苏,但和以往的复苏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很难像以前那样再靠基建和制造业产能扩张的投资带来整个经济的繁荣,而软财富的发展正是经济可持续的不二法门。其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提高效率的行业,比如互联网。2012年中国经济的压力不小于2008年,但消费者因为网购的普及,可能相当于节约了20%以上的成本,所以整体福利并没有下降。另外两个是品质和体验,包括制药、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些都不是资源消耗的领域,有较大的弹性。
显然,每只成长股都只有一个明显持续的快速增长阶段,经过成长期后,营业收入很难再保持大于20%增速。因此,抓住公司的快速成长阶段尤其关键,业绩增长是判断优质成长股的核心指标。
优质的成长股大多来自好的细分行业,渗透率是寻找成长性细分行业的关键指标。某种产品的社会潜在使用群体是该行业的成长空间,但只有当其渗透率接近10%的时候才能确定该产品(或服务)是否能成为主流。成长性行业的最佳投资阶段是其渗透率从10%向50%发展的阶段,往往过了20%后,渗透的速度会更快。
那么,何以判断一个企业能否成为龙头并持续成长?上述诺德的基金经理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考察:其一,创新能力,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突破口,不创新就只有等死。其二,资源整合能力,资本和产业开始水乳交融发生化学变化,产业整合的速度在加快,现在很多新兴行业刚起飞就洗牌。其三,国际视野,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国内市场做到1000亿人民币就是一个坎,只有成为跨国公司才能做到1000亿美金市值。最后就是企业家精神,国有企业家只有职业经理人思维,拥有资本力量的民营企业家才可能具备以天下为己任、不妥协不放弃持续改变世界和创造无限可能的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