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家廖明直言:城镇化要合理布局产业
    防范“空城”“鬼城”
  • 肖钢:
    建设让社会、市场和群众
    满意的监管机构(上接封一)
  • 淡马锡坚定看好
    中国银行股 投资组合新增“城镇化”
  •  
    2013年7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要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家廖明直言:城镇化要合理布局产业
    防范“空城”“鬼城”
    肖钢:
    建设让社会、市场和群众
    满意的监管机构(上接封一)
    淡马锡坚定看好
    中国银行股 投资组合新增“城镇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家廖明直言:城镇化要合理布局产业
    防范“空城”“鬼城”
    2013-07-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城镇化工作会临近,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廖明,他直言中国新型城镇化仍有许多基本认识要探索和统一,避免误入歧途。

      在谈及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互关系时,廖明指出,城市发展不仅仅是一个“造城运动”,没有产业,没有人口就成了“空城”、“鬼城”。城镇化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布局上要有一个长远眼光,要为子孙万代考虑。⊙记者 于祥明 ○编辑 梁伟

      城镇化的方向模式尚未很明确

      记者:现在方方面面的人都谈论城镇化,但理解上却各有不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廖明:城镇化实际上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飞快的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目前城市化率已超过50%。但同时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专家学者、官员们也讨论很多,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进城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等。

      我主要关注了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从方向和模式上还没有很明确。

      在国际上,城镇化有两种主要的模式:一个是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像摊大饼,如北京的五环、六环往外扩,这是外延扩张式的发展模式;还有一种是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周边的一些城镇发展的一种立体发展模式,也叫空间发展模式。

      以上这两种模式国际上都有例子。第一种模式如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这些国家城市在极度扩张,人口也极度扩张。但是城市发展没有跟上人口聚集发展的步伐,所以很多进城的人员没有工作,变成了贫民。

      另外一个模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模式。比如德国的法兰克福。

      德国的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不管农村”,城市的发展规模是受到限制的,它最大的城市柏林,仅230万人口。法兰克福这一座在国际上著名的城市只有70万人口左右。然而,在法兰克福周边的十几个城镇发展各不相同,有的发展某种产业;有的成为大学区;有的地方发展会展……大法兰克福地区有统一的协调机构对该地区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协调。法兰克福这个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通过发达的交通轨道连接起来。

      就以上两种模式,我认为后者更先进。

      记者:在城镇化发展方向和模式上,各个城市的认识还有误区,这与我国的城市管理模式也有一定关系,那么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城市间管理模式?

      廖明:这就是我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中国必须在城市发展中建立一种协调机制。说到城市和周边城镇共同发展,就涉及区域发展问题。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缺乏有效的、统一的协调机制。比方北京,周边是天津和河北的大量城市,那么怎么样能够一起发展,虽然我们有“京津唐”这个目标,但实际上没有建立很好的协调机制,都是各自发展各自的。

      中国的城市间管理,是层级式的垂直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阻止了区域性发展。再有,我国的干部考核机制也以地区的经济发展GDP指标为核心指标来考核,至于其周边地方的共同发展促进,没有考核指标和要求。因此,中国城镇化建设,必须进行改革,解决好协调机制问题,给予足够的制度保障。

      

      农村发展要因地制宜

      记者:按您的思路,如何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呢?

      廖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必须也要跟上发展,这也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内容。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发展,是把农民集中起来,造成农村的小区,盖上六层小楼,这就出现很多问题,如居住集中了,但距离耕种的土地很远。农忙时农民只好在地头搭棚子生活。似乎生活提高了,而实际上生活降低了。再有住进这种楼房,农民不能养鸡、养猪了,没地方晒谷子、放农具了,感觉到很不方便。深刻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把农民的宅基地通过整合腾出来,置换发展房地产的指标。

      农村发展模式不能是统一的,也不可能全部追求一种模式。大城市边缘已经基本没有农业的地区和偏远山地农村不可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

      简而言之,城市化的发展的同时,其周边农村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建立适合于当地农村特点特色的发展模式,而且要农民自愿的而不是政府强迫的。

      

      合理布局产业防范“空城”“鬼城”

      记者:应该说,不仅仅是农村和农业,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要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更要与各个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对此您是否认同?

      廖明:这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城市发展不仅仅是一个“造城运动”,没有产业,没有人口就成了“空城”、“鬼城”。

      城市的发展是和产业发展同步进行的。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转移的时候,城市要有相应的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吸纳农村进来的这些人。才能使他们有钱可挣,有钱可生活,有钱可租房买房。

      而产业的发展,一定是要适合当地的地区区位、资源、人文、历史等特点。我们现在一搞发展就是搞开发区,招商引资,结果是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出现了产业的分散化而不是集中化。

      因此,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时,在这个布局上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眼光,要为子孙万代考虑。

      记者:但城镇化发展离不开钱,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廖明:融资要市场化,钱不是问题。不是政府开个开发区,卖地卖出来了,去盖工厂,而是要市场化。只要当地引进的产业有发展前途,那就会有市场,市场上有很多融资手段和模式,这种企业一定在市场上可以融到资。

      中国现在不是没钱,是有钱不知道放哪儿。最怕把钱放到那种无效的形象工程上去,最后拿不回来。

      记者:虽然城镇化要与产业同时发展,但现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太阳能、风电等等,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新兴产业过剩的问题非常严重。那么,靠什么产业来带动城镇化发展呢?

      廖明:要创新,所谓新兴产业不是说拍脑瓜想出来的,如物联网、页岩气、卫星导航、新兴海洋产业等等,这些都是最近这些年来发展出来的东西,也都是通过创新来的。

      必须鼓励创新,才能产生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才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