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特别报道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产业调查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资料链接
  • “国进民退”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来自工业领域的证据
  •  
    2013年7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资料链接
    “国进民退”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来自工业领域的证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进民退”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来自工业领域的证据
    2013-07-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者:近年来,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急速变化和各类企业自身的内在变化,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深度结构调整当中。如何应对这种调整,首先要做的是摸清情况,然后寻找合适的对策。如果情况都搞不清楚,只是凭感觉说话,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容易造成决策失误,贻误改革时机。比如,对“国进民退”问题多年来就有各种说法。事实究竟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两位研究者提供的统计分析报告,值得参考。

      “国进民退”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

      ——来自工业领域的证据

      □ 李晓华 张亚豪

      数据分析表明,私营经济在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上总体增长速度均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工业领域的“国进民退”总体上并不显著。又据数据分析,私营经济在低资本密集型行业占有优势;私营经济在不同资本密集度行业的比重均有提高;在“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个别行业存在私营经济比重下降、国有经济比重提高的情况;与私营经济总体比重提高相伴的是,部分高、中资本密集型行业为国有经济高度垄断。

      之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后给公众留下“国进民退”的印象,其原因有四:一是2008年之前,私营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有经济,而国际金融危机后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增速的差距大幅度缩小;二是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均规模与资本密集度的差距持续拉大;三是个别工业行业出现私营经济比重下降和国有经济比重提高的现象;四是部分资本高、中密集型行业国有企业高度垄断,且个别行业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有经济在钢铁、房地产、煤炭等领域大量扩张,而私营经济发展则遭遇贷款难、税负重等困难,一时间关注、担忧、质疑“国进民退”的呼声四起。但是,对于“国进民退”的判断都是基于案例、现象的归纳来进行的,缺乏统计数据的支持。本文利用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对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工业领域的“国进民退”问题进行研究。由于我国对工业行业私营企业的统计数据始于2005年,2011年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因此我们使用的数据范围为2005-2010年。这一范围恰好覆盖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符合我们的研究目的。

    工业领域,总体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国进民退”现象

    通过比较企业数量、总资产和总产值等指标,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国有经济,总体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国进民退”现象。

    从企业数量来看,2005-2010年,私营企业数量由123820家增加到273259家,年均增长17.15%。与此相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数量除2008年实现3.06%的正增长率外,其余年份均为负增长,其数量由2005年的27477家减少至2010年的20253家,年均增速为-5.92%。私营与国有企业数量之比从2005年的4.51:1提高到2010年的13.49:1。但是二者增速的差距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明显缩小。

    2005-2008年,私营工业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5.69%,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私营企业数量增速明显趋缓,2008-2010年年均增速降至5.43%;国有企业数量年均增速在2005-2010年间为-8.12%,2008-2010年间为-2.52%,与私营企业数量变化速度的差距明显缩小。

    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在资产和工业总产值方面的相对变化,也表现了出相似的趋势。国有经济资产与工业总产值增速尽管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增速不但远低于私营经济增速,而且低于工业平均水平,2005-2010年间,私营经济资产和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分别为30.97%和34.89%,而同期国有经济仅为16.07%和17.28%,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总资产和总产值之比由2005年的0.26:1和0.57:1提高到2010年的0.47:1和1.15:1。

    但是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增速差距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明显缩小。2005-2008年间,国有经济的资产总额、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比私营经济低18.68个百分点和22.05个百分点,到2008-2010年间,上述增速差降低到9.55个百分点和11.46个百分点。

    表1 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占全部工业比重

    单位:%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工业总产值
    200520082010200520082010200520082010
    私营比重45.5557.7060.3412.3917.5919.7118.9926.8730.54
    国有比重10.115.004.4748.0543.7841.7933.2828.3726.61
    私营国有比4.5111.5413.490.260.400.470.570.951.15

    表2 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增速

    单位:%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工业总产值
    -

    2010

    -

    2008

    -

    2010

    -

    2010

    -

    2008

    -

    2010

    -

    2010

    -

    2008

    -

    2010

    私营

    增速

    17.1525.695.4330.9735.7624.1034.8941.8425.09
    国有

    增速

    -5.92-8.12-2.5216.0717.0914.5517.2819.7913.63
    全部

    增速

    10.7516.163.0919.3520.7817.2422.6626.3417.33

    然而,私营经济在快速增长和占工业比重提高的同时,在很多方面与国有经济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平均规模方面,2010年私营企业平均资产总额为0.43亿元,而国有企业为12.23亿元。并且国有企业平均规模增速更快,在2005-2010年间的平均增速为23.37%,远高于私营企业的11.79%,造成二者的规模差距从2005年的4.04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1.81亿元,国有企业平均规模达到私营企业的28.6倍。

    在资本密集度(用固定资产净值与就业人数之比——资本劳动比来衡量)方面,2010年私营企业平均资本劳动比为11.55万元/人,而国有企业为55.55万元/人,是私营企业的4.81倍。同样,国有企业平均资本劳动比增速更快,2005-2010年间,私营企业平均资本劳动比的年均增速为15.30%,略低于国有企业的16.21%,二者规模差距从2005年的20.54万元/人扩大到2010年的44.01万元/人。

    表3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平均规模与资本密集度比较

     平均资产总额(亿元)平均资本劳动比(万元/人)
    200520082010200520082010
    私营0.240.310.435.678.3411.55
    国有4.288.8612.2326.2142.3255.55
    全部0.901.011.3112.9717.1622.13
    国有-私营4.048.5511.8120.5433.9844.01

    分行业观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在工业领域私营经济总体上发展壮大的趋势下,不同工业行业之间的私营经济发展差异较为突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本文以2010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资本劳动比为基准,将资本劳动比在该基准之上的12个行业划为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将在此基准之下并且资本劳动比超过10万元/人的18个行业划为中资本密集型行业,把其他9个行业划为低资本密集型行业。

    1.私营经济在低资本密集型行业占有优势

    我们对39个工业行业的资本劳动比与私营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做相关性分析发现,2005年资本劳动比与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0.55、-0.57和-0.58,2010年为-0.61、-0.62和-0.63。这表明,资本密集度越高的行业,私营经济的比重越小;反之在资本密集度越低的行业,私营经济的比重越高,并且2005-2010年间这一特征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具体来看,2010年,高、中、低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分别为55.98%、60.32%和63.13%,私营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分别为11.77%、22.70%和39.63%,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分别为22.07%、31.67%和48.38%。

    2.私营经济在不同资本密集度行业的比重均有提高

    无论是在高资本密集型行业,还是中、低资本密集型行业,私营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呈逐步提高的趋势。2005-2010年间,私营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在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分别提高13.17个百分点、4.54个百分点和8.59个百分点;在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分别提高15.64个百分点、8.71个百分点和12.72个百分点;在低资本密集型行业分别提高13.90个百分点、12.86个百分点和14.85个百分点。私营经济在中、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相对增长速度要快于高资本密集型行业。

    同时,2005年私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资产总额、工业总产值比重均为低资本密集型行业最高、中资本密集型行业次之,高资本密集型行业最低,随着私营经济比重在三类资本密集度行业的逐步提高,到2010年仍然呈现出同样的规律,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率先从低资本密集型行业起步,逐步进入高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特征。与私营经济的比重上升相反,无论是在高资本密集型行业,还是中、低资本密集型行业,国有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表4 私营经济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企业数量占比(%)资产总额占比(%)工业总产值占比(%)
    200520082010200520082010200520082010
    高资本

    密集

    42.8154.3655.987.2410.0111.7713.4819.1122.07
    中资本

    密集

    44.6857.4160.3213.9920.6222.7018.9527.9531.67
    低资本

    密集

    49.2360.4463.1326.7836.5939.6333.5344.4648.38

    表5 国有经济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企业数量占比(%)资产总额占比(%)工业总产值占比(%)
    200520082010200520082010200520082010
    高资本

    密集

    18.6211.4310.9769.4666.2963.2857.6350.9048.12
    中资本

    密集

    10.244.674.0435.7330.5530.2222.7618.5018.50
    低资本

    密集

    3.791.591.3211.266.756.065.603.352.91

    3.个别行业存在私营经济比重下降、国有经济比重提高的情况

    在2008-2010年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私营企业数量占比下降0.28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私营企业资产占比和工业总产值占比分别下降0.05和0.02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制造业”私营企业产值占比下降0.5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私营企业资产占比下降8.22个百分点,这些行业都属于高资本密集型行业。

    2008-2010年间,分别有4个行业的国有企业数量比重提高,13个行业的资产总额占比提高,10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比提高,特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选业”中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0.61个百分点、3.77个百分点和3.28个百分点。与2005-2008年相比,出现国有经济比重提高的行业数量明显增加,在这一时期,没有国有企业数量占比提高的行业,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占比提高的行业数量分别为3个和5个。

    4.部分行业国有经济仍然高度垄断

    与私营经济总体上比重提高相伴的是部分高、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国有经济的高度垄断。2010年,“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9个行业的国有经济资产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50%,其中“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别高达99.18%和96.61%。

    与此相反,私营经济在这些行业的比重很低,其中“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私营经济资产总额比重仅为0.17%和0.4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私营经济的资产总额比重均在5%以下。同时有个别行业的国有资产总额与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高,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10年国有资产总额比重比2008年分别增加0.16、0.05和1.2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10年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比2008年分别增加0.66、0.47、0.02、1.69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私营经济比重发生的变化

    数据分析表明,在工业领域中私营经济在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上总体增长速度均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工业领域的“国进民退”总体上并不显著。之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后给公众留下“国进民退”的印象,其原因可能有四:一是2008年之前,私营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有经济,而国际金融危机后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增速的差距大幅度缩小;二是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均规模与资本密集度的差距持续拉大;三是个别工业行业出现私营经济比重下降和国有经济比重提高的现象;四是部分资本高、中密集型行业国有企业高度垄断,且个别行业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为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老36条”、“新36条”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29条等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改善私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私营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2008年以后,几个重要的原因造成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发展速度差距的缩小,甚至部分行业的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私营经济。

    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量投资项目由政府主导、向国有企业倾斜,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由于私营企业面临的预算约束要比国有企业“硬”得多,其经营机制、进入退出也更为灵活,因此在面对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时候,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业务的收缩都比国有企业要快得多;三是2010年年底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造成中小企业(主要是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造成私营企业发展的困难。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除私营企业景气指数回落1.0点外,其他类型企业均不同程度有所回升,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私营企业近期发展明显被遏制。

    我国私营经济可以说是从零起步,大多数企业白手起家,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难,因此往往率先选择进入资本密集度低、资金门槛低的行业。同时,我国以国有为主的金融体系对私营经济存在着歧视,私营企业从银行和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难度要比国有企业大得多,相反,私营企业却有比国有企业更高的生产率。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这种比较优势差异,就造成私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国有企业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在统计数据上表现为私营经济在高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最低、中资本密集型行业次之,低资本密集型行业比重最高,而国有经济正好相反的特征。随着快速的发展和积累,私营企业的资本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具有向更高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的能力。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快速上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利润愈发微薄,进一步促使私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形成私营企业在高资本密集型行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尽管我国工业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私营经济的渐次开放符合私营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逐步发展的规律,但是随着私营企业资本实力的增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开放步伐已经滞后于私营经济的发展。

    促进私营经济发展需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明确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谓有所不为;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

    未来国有经济垄断行业对私营经济的开放可以采取分类治理的原则。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如目前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高的石化、冶金等行业,国有经济应该进一步收缩和退出。在切实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在保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可以将产业的非核心配套环节向私营企业放开,并允许私营企业参股。

    当前我国工业领域正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向私营经济开放并不意味着完全重建新的生产能力,可以考虑首先将亏损或盈利水平较差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企业,依靠私营经济更灵活的机制、更高的生产率来扭转这些企业经营不利的状况。私营企业的进入也并不意味着非要取得完全控股的地位,考虑到私营企业的平均资本实力仍然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因此应将参股作为私营企业进入的重要方式。国有经济并不等同于实物形态的“国有企业”,未来应推动国有资产实现方式的资本化,国家从拥有、管理和控制国有企业,转向拥有和运作国有资本。

    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要创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受出口不畅、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行业的利润非常微薄,大量资本进入房地产和金融领域,对工业的投资意愿不强。因此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必须扭转当前房价暴涨的局面,使房地产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促进资本向工业领域的回流。

    第二,帮助私营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私营经济自身的资金规模有限,同时贷款、融资又受到很大的歧视,在实体经济中的发展进一步受到抑制。因此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创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经济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技术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正上演着一个个奇迹。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的高速成长就意味着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要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29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扶持有竞争力的明日之星。

    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张亚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