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特别报道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A185:信息披露
  • A186:信息披露
  • A187:信息披露
  • A188:信息披露
  • A189:信息披露
  • A190:信息披露
  • A191:信息披露
  • A192:信息披露
  • A193:信息披露
  • A194:信息披露
  • A195:信息披露
  • A196:信息披露
  •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跨过生产过剩陷阱
  • 中国经济踏入增长换速敏感区
  •  
    2013年7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上证研究院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跨过生产过剩陷阱
    中国经济踏入增长换速敏感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跨过生产过剩陷阱
    2013-07-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严重的生产过剩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就此得出中国经济将陷入危机陷阱的结论也为时过早。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尽管在下滑,但依然处于高位运行,出现企业大量倒闭和大规模失业的可能性不大。从实际出发,目前急需把扩大内需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遏制低效的投资冲动,调整政府补贴政策,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产业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在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中,化解生产过剩的矛盾。

      ⊙李长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6%,其中第二季度的增速为7.5%,比第一季度下滑0.2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连续四个季度运行在8%的水平线之下。面对中国经济增长逐步走低的态势,各种唱衰的声音又多了起来。有人甚至预测,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时间就在七、八月份,而可能引发经济动荡的“触发机”之一,就是严重的生产过剩现象。

      关于生产过剩的衡量指标,有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两种提法。前者指的是产业的潜在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实际需求所形成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产品过剩则是指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供给大大超过居民实际购买需求的状况。一般而言,产能过剩极容易导致产品过剩,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短缺经济”的阴影。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生产过剩的问题变得日渐突出,而抑制产能过剩、化解产品过剩也成为管理层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个计划在取得缓解金融危机的积极效果的同时,也使产能和产品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被点名的产能矛盾突出的行业,除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传统行业外,一些新兴行业(如光伏电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也位列其中。据测算,2012年,中国产能利用率为57.8%,低于72%-74%的“合意”区间15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现阶段中国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比如世界钢铁年产能约15亿吨,中国有7亿吨,占比近一半,而实际产能超过10亿吨,并且利用率只有70%;目前国内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约有30个,总投资达800多亿元,煤化工盲目建设和过度发展不仅加剧了煤炭供需矛盾,也直接影响到全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尿素产能为340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30%以上;轮胎产能的47%以上需要出口市场消化;全国已建和在建维生素C产能近5万吨,规划拟建能力2.5万吨,维生素C的产能将远远超过全球需求。

      导致生产过剩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重复建设是“罪魁祸首”之一。比如我国的钢铁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过剩的局面,但有关部门仍在给新钢铁项目上马发放通行证。我国有23个省、区、市建有整车生产线,但产量在5万辆以上的仅有18家,绝大多数产量在1万辆以下;在光伏产品热销时期,全国有数千亿的资金涌进该领域“淘金”,产能在短时期内急剧扩张。

      即使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也同样存在着资金过度投资、住宅空置率上升、商业写字楼供给过剩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828亿元,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1318亿元的20%多。其结果,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37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2%,待售面积增加506万平方米,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住宅库存增加。在不少城市,住宅供给过度所导致的“鬼城”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地方的商业写字楼空置率超过40%以上。

      重复建设的背后,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对GDP增速的盲目崇拜。在“唯GDP”论思想的指导下,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投资饥渴症”,不顾市场、只求政绩地铺摊子、上规模。另一方面,相对廉价的资本和劳动力成本,也是促使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的动力。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官方利率水平大大低于市场化的真实利率水平,使得市场对银行贷款资金需求长盛不衰。而较低的劳动者工资水平,又促使企业长期偏向依赖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在产品数量膨胀的同时竞争力却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如今,生产过剩的后果已初步显现。

      首先,宏观经济欲振乏力,经济增速从过去的“9时代”下滑到“8时代”,如今又开始在“7时代”挣扎。市场普遍担忧的是,如果企业“去库存化”效果始终不明显的话,那么经济继续跌落到“6时代”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其次,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经营状况无法得到改善,负债率上升,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被迫倒闭关门。自2012年2月份以来,我国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就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其中今年6月份的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6%。以生产过剩严重的光伏行业为例,目前企业负债率大多超过百分之八九十,部分企业甚至超过百分之百,处于待破产状态。另一个过剩大户钢铁业则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边缘。去年我国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31%,利润下降98.22%。其中大半时间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占比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

      再次,加剧金融风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主要是重复投资造成的。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银行不良贷款上升逐渐成为悬在银行盈利头上的一把利剑。2012年全年,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逾期贷款普遍有大幅度增长。而根据上市银行201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数据,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总计4240亿元,其中14家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增加,新增不良贷款总额达到222亿元。目前,尽管银行经营体制有所变革,但地方长官的人情贷款、权力贷款仍然存在。一些生产过剩产业仍靠银行贷款及各种融资盲目上马,造成新的生产过剩。

      最后,加剧就业形势紧张局面。企业在生产过剩的市场环境下,不得不采取减产裁员的方法力求自保,劳动力需求持续下降。今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近700万人。然而,在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率大幅度下降,许多高校的初次就业率尚不及40%,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另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企业用人需求减少了32.6万人,下降了5.5%。与上季度相比,企业用人需求减少了16.2万人,下降了2.8 %。

      在经典理论中,市场经济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这种危机主要是由于企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购买能力所致。对中国而言,这种危机实际上已经苗头初现。一方面,生产过剩已经不限于少数部门,而是蔓延到大多数部门。另一方面,劳动者需求提升有限,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供过于求现象的表象,就是市场上广泛流传的所谓“钢铁煤炭卖出白菜价”、“卖电脑不如卖盒饭”、“造车不如拆车”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不过,据此就得出中国会立刻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在下滑,但依然处于高位运行。出现企业大量倒闭和劳动者大规模失业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如此,经过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生产过剩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有基于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防止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而积极努力。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目前我们急需做好的工作包括。

      一是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宏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内需既包括企业的生产性需求,也包括居民的消费性需求。这就需要通过消除市场竞争壁垒、减税、金融扶持等手段,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实体经济尽快走出低迷的状态。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步伐,切实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他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只有企业需求和居民需求被同时激发出来,供给超过需求的局面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

      二是坚决遏制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在预算软约束情况下,政府和国有企业是导致生产过剩的重要来源。因此,有必要强化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对造成投资浪费和损失的行为一究到底,绝不姑息。加快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逐步消减地方政府在项目策划中的参与程度,努力杜绝由某些官员“拍脑袋”来审批资金和项目的现象,把资源配置的主体功能归还于市场。

      三是调整政府补贴政策。对于国家鼓励振兴的行业,国家往往给予补贴支持,但补贴方式上往往采取补贴供方,即通过各种优惠政策补贴生产企业,而在国外往往采取的是补贴需方,即谁购买政府就补贴谁。补贴方式不同,政策效果亦不同,前一种方式对企业生产低价产品、扩大产能有激励作用。鉴于国内政府补贴泛滥的现实,必须尽快清理各项补贴政策,尽量减少补贴项目,对生产过剩的行业实行“负补贴”的惩罚性政策,遏制他们的盲目扩张冲动。

      四是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产业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考虑大幅度提高对生产过剩行业的资金信贷标准,以利率手段调控他们的投资和生产行为。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基础,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土地供应原则,严格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促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适时出台、调整禁止供地和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坚决不予供地。

      面对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在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中,化解生产过剩的矛盾。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