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公司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观点·专栏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中欧基金张明:浮动费率是创新手段不是创新目的
  • 坚定理念 切勿盲从
  • 于倩倩:眼到、心到、手到
  • 斑鸠唤雨布谷催耕
    定开债基岁岁添利
  •  
    2013年7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中欧基金张明:浮动费率是创新手段不是创新目的
    坚定理念 切勿盲从
    于倩倩:眼到、心到、手到
    斑鸠唤雨布谷催耕
    定开债基岁岁添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欧基金张明:浮动费率是创新手段不是创新目的
    2013-07-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郭素

      

      近期,中欧成长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基金正式发行,因其将“支点式对称浮动费率”引入权益类基金产品而备受关注。记者采访了该基金的设计者中欧基金业务发展部总监助理张明,其指出,基金产品引入浮动费率是创新手段,但并不是创新目的,而是希望与其他机制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基金实现绝对回报。

      他还进一步强调,浮动费率公募基金产品并不是想颠覆行业目前的收费规则,而是在现有收费规则基础上做一些有益尝试。

      绝对回报“捆绑”浮动费率

      中欧基金公司近年来创新不断。除了首家上报多空分级基金之外,7月22日起正式发行的中欧成长优选混合基金采取了“支点式对称浮动费率”模式。该基金特色是,绝对回报“捆绑”浮动费率,浮动费率机制将业绩比较基准从柔性约束提升为刚性约束。

      张明指出,从设计思路上,作为一只混合型基金,设置了0—95%的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仓位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在各大类资产之间实现有效配置,在股市下跌时尽可能避免系统性风险。同时,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致力于为投资者在中长期取得绝对回报。

      具体浮动费率条款方面:首先,基本管理费率为1.5%;其次,在成立满三年之后,将业绩考察区间内的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与同期的业绩比较基准相比较,若连续三年累计收益率跑赢基准(假设当前央行利率保持不变,业绩比较基准三年累计为12.75%)则上浮管理费,反之则下调,持平则不变。因此,根据业绩与比较基准的差异,该基金将围绕固定费率下浮或上浮0.5个百分点,即当期年管理费率可能为1.00%、1.50%或2.00%;费率是否调整在基金合同生效满三年后每季度初考察一次,确定适用费率后在季度内保持不变。

      “A股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市场波动比较大,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即使在长期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正回报;因此,我们设想通过基金的主动大类资产配置,做出一个努力实现绝对回报的基金产品。”张明如是表示。

      因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基金希望做出尝试,把浮动费率机制引入权益类基金。正如张明所言,浮动费率本身不是创新的目的,而是希望与其他机制(比如0-95%仓位比例、发起式安排等)相结合,将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的柔性约束变为刚性约束,增加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人利益的一致性,“同甘共苦”,以促进基金更好地实现绝对回报。

      并未想颠覆行业收费规则

      有意思的是,积极推动把支点式浮动费率引入权益类基金产品,但张明却坦言只是尝试,并未想要颠覆公募基金行业目前的收费规则。

      “事实上,浮动费率的基金产品在成熟市场如美国也并不是主流。”张明指出,一般而言,在美国只有对冲基金等针对高净值人群的产品才收取具有业绩提成特征的非对称浮动费率;共同基金方面,只有两家大公司——富达(Fidelity)和先锋(Vanguard),采用浮动费率的产品相对较多。

      他认为,应充分肯定固定管理费率模式在中国基金行业发展历史上的正面作用;特别是奠定了中小公司的平稳发展基础,如果任由管理费率出现恶性竞争的价格战,则长期受损的仍然是基金投资人。

      而A股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市场波动比较大,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即使在长期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正回报;因此,设计一个绝对回报产品,再通过设置浮动费率机制将业绩比较基准从柔性约束提升为刚性约束。这是其引入浮动费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