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项俊波:
    保险市场化改革该放的坚决放
  • 6月险资权益投资回到年初水平 寿险业存给付压力
  • 国债期货周六首次
    全市场演练测试
  • 央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情况实施差别化信贷
  • 中证指数公司将集中
    发布一批商品期货指数
  • 管理层征求“期货法”立法意见
  •  
    2013年7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要闻
    项俊波:
    保险市场化改革该放的坚决放
    6月险资权益投资回到年初水平 寿险业存给付压力
    国债期货周六首次
    全市场演练测试
    央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情况实施差别化信贷
    中证指数公司将集中
    发布一批商品期货指数
    管理层征求“期货法”立法意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情况实施差别化信贷
    2013-07-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丹丹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颜剑

      

      上证报记者从央行获悉,央行并未就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融资问题下发内部通知,央行仍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下称《指导意见》)的精神,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央行下发文严禁向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近十个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同时禁止上述行业以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方式融资。

      央行称,未就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融资问题下发内部通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决策部署,按照《指导意见》的精神,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深化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扎实有效推进。

      上述《指导意见》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政策明确如下:对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增强跨境投资经营能力。

      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要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贷款损失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

      而对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