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地方政府债务十问
  • 下半年楼市调控加码可能性在增大
  • 多德法案:从希望到灾难
  • 强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范势在必行
  • 神话的破灭
  • 重启IPO:
    能不能让挑战变成契机?
  •  
    2013年7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地方政府债务十问
    下半年楼市调控加码可能性在增大
    多德法案:从希望到灾难
    强化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范势在必行
    神话的破灭
    重启IPO:
    能不能让挑战变成契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重启IPO:
    能不能让挑战变成契机?
    2013-07-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郁慕湛

      ⊙郁慕湛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赴银河证券专题调研,听取银河证券汇报H股上市情况,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建议意见。报道说,此次专题调研未涉及银河证券A股上市事宜。与此同时,近日有券商被监管层要求填写保荐企业财务信息反馈。拟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有效期是半年,即使延长也不过是7个月,而目前80多家已过会企业中,大多数公司的财务数据还是截至2012年底的。如果本月底这些已过会的企业新股不能发行,那么IPO重启势必再要向后延迟,已过会的拟上市企业也必须重新填报最新的财务数据。

      将上述两个消息联系起来,可以推断出沪深股市的IPO不会很快重启。也正是IPO重启将延迟,使市场资金面压力减轻,成为昨日大盘猛涨的原因之一。

      一再挪后IPO的重启,监管层的主要考量,当然是为了根本改善并且提振中国资本市场。可是,在现有证券法的框架下,IPO的审核权、新股的发行条件、发审委制度都不可能大改。换句话说,除非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证券法相关条款,新股发行制度没出现根本性的改变。按目前的改革方案,证监会已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并打破了行政审批的特权,这已很不容易了。

      A股在熊市下运行已六年了,而眼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这样的基本面决定了行情不可能持续走强。而目前已过会但尚未发行的企业共有83家,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600亿元。以当下的市场心理,这83家上市企业筹资600亿的规模短期之内涌入市场,A股大盘恐怕是难以招架的。这可能是监管层一再推迟IPO重启的又一重要考量。

      而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形势下,各企业的经营势必会发生较大变化。即使那些已过会的等待新股发行的企业,也难保都能挺住。要知道在这些已过会的企业中,属传统行业的超过二成!延迟重启IPO,重填过会企业的最新财务数据,可能会淘汰若干拟上市的企业,减少重启IPO上市企业的筹资规模,减小对市场的冲击力度。但IPO一旦重启,不可能马上关闭闸门。第一批已过会的是83家企业,后面排队的有700多家。重启IPO对A股市场的资金压力是注定的。

      根据目前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所作的改革方案,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上市企业恶意圈钱。反过来,在当前的市况下,尤其是中小股民因一再“被圈钱”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在这种市场心理支配下,新股发行价格很可能达不到合理价位。从这个角度来说,重启IPO固然会冲击现有的A股市场,可现有A股市场同样也阻碍了IPO的重启。

      证券法若能修改,从法律上来保证新股发行的公开公正公平,这当然好。可人大修改法律程序复杂,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是个很长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而A股市场新股发行事实上已暂停了将近8个月。IPO的暂停,虽然暂时稳定了A股市场,但长期停止IPO是不正常的,这非但不能持久地稳定资本市场,而且会使A股市场变得死水一潭。

      笔者由此不禁想到,IPO若能在巨大的市场下重启,能受到足够的约束,未尝不是好事。起码这要比中小投资者“被圈钱”要好得多,因为无论如何这总是在重建市场的信心。而且,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新股在业绩真实性、成长性等方面均有保障,完全可能在随后收益率会出现反弹,从而带动大盘触底反弹,进而使IPO重启成为扭转A股市场长期萎靡不振的契机。

      因此,重启IPO一拖再拖总不是办法。现在就看我们到底能不能让回报投资者成为IPO改革的核心和IPO重启的前提。假如有了这个前提,那沪深股市数千万投资者就不会害怕IPO重启,市场也会积聚起足够的承受力。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