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评论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巡礼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追求绝对收益
    公募基金转型之路知易行难
  • 金价反弹之势难持续
    逢高仍应做空
  • 黄金QDII仓位降至历史低位
    基金经理短期仍看空
  • ■财富超市
  •  
    2013年7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追求绝对收益
    公募基金转型之路知易行难
    金价反弹之势难持续
    逢高仍应做空
    黄金QDII仓位降至历史低位
    基金经理短期仍看空
    ■财富超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追求绝对收益
    公募基金转型之路知易行难
    2013-07-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从海外经验看,对冲基金和部分定位绝对收益的共同基金通过运用对冲手段实现绝对回报策略,从而成为绝对收益理念的代表机构。然而,目前中国A股市场缺乏足够的做空机制,依靠单向投资实现绝对收益并非无望,但对基金管理人来说,其难度非常大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近期,博时裕益和中欧成长优选相继发行,两只基金都定位于绝对收益产品,这也使得公募的绝对收益布局从传统的固定收益领域延伸至权益类市场。

      “基金经理应该勇敢追求绝对收益。”王亚伟在离开华夏基金之际,如是阐述了他所认为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的“价值观”。然而在缺乏对冲策略的市场环境中,公募基金的绝对收益之路知易行难。

      

      转型绝对收益

      7月22日,中欧成长优选首募,公司业务发展部总监助理张明表示,在产品设计上想做成一款追求绝对回报的权益类产品。

      而早在6月末,另一只定位做绝对收益的基金博时裕益也已发行。这意味着,公募基金的“绝对收益化”已从传统的固定收益产品(偏债型、保本型等基金)覆盖至权益类产品。

      从产品设计上看,中欧成长优选以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为业绩比较基准;而博时裕益的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收益率7%,有别于传统基金业绩基准挂钩指数的设定。

      此外,作为混合型基金,两只产品投资组合中权益类证券投资比例占基金资产的比例(即股票仓位)限制为0-95%,较为灵活。用博时裕益招募说明书中的话说,便于“以资产的多空配置达成两个目标:一是规避或减小相关资产的趋势下行对组合的影响,二是在某种资产趋势上行时,使组合能跟踪并匹配某类资产的市场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两者在尝试绝对收益投资的过程中,都引入了一定的激励机制。

      

      并非心血来潮

      去年4月11日,南方1年理财绝对收益和3年理财绝对收益债券基金上报募集申请,这是业内首批将绝对收益放到产品名称中的公募基金产品。

      事实上,尽管没有正式的“名分”,目前已有不少基金都在运用绝对收益的思路进行投资,例如几年前成立的华夏回报等,除此之外的多数产品则集中于固定收益领域。

      而在公司方面,郭树强转投天弘基金担任总经理后,该公司在业内首家提出要打造绝对收益的金字招牌,并对旗下基金经理全面推行“绝对收益”考核,一时引发市场热议。“如果我们流淌着做相对收益的血,就不会追求稳健。”郭树强如是说。

      做绝对收益,公募基金并非心血来潮。业内人士认为,专注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转型做绝对收益,与国内市场环境有关。

      “相对收益和现代投资理论发源于美国,产生的背景是美国股市的长期牛市,提供了超越通胀和债券市场的绝对回报。”鹏华基金机构投资部投资经理李锐表示:“这一绝对回报的存在使得西方机构投资者形成了相对收益的理念。从这个角度看,相对收益的基础是绝对收益。”

      在李锐看来,由于种种原因,目前A股市场处于熊长牛短的格局中,指数没有明显的绝对回报,所谓的相对收益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此外,现有的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投资工具有效启蒙了市场,刺激了投资者追求绝对收益需求的长期增长。多重因素使得部分基金开始迎合投资者“做足确定性”的收益需求,转型绝对收益。

      另一方面,新基金法及其配套政策在制度层面的推进也使得基金公司的绝对收益化改革进一步发酵。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新规放开了混合型基金的仓位限制,使得基金在遇到系统性风险时尽量避免损失;另一方面,新规允许差异化收费,通过灵活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募更有动力追求绝对收益。

      

      知易行难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行业对于绝对收益兴趣颇高,但在目前市场环境中公募基金要尝试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收益,依然是知易行难。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表示,从投资目标上来看,“绝对收益”一般指在任何市场下都以获取正收益为评价标准,“相对收益”则是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评价标准,以战胜市场为目标。

      “现在定位于做绝对收益的公募产品,基本上都是在投资目标和思路方面向绝对收益靠拢。”代宏坤表示。

      但他同时认为,真正的绝对收益产品,不仅是以绝对收益目标为导向,还要具备能够实现绝对收益的策略。

      代宏坤表示,从海外经验看,对冲基金和部分定位绝对收益的共同基金通过运用对冲手段实现绝对回报策略,从而成为绝对收益理念的代表机构。

      “譬如海外绝对收益共同基金最常见的是130/30策略基金,即先融券买入相当于基金净值30%不看好的股票,并卖出这部分不看好的股票,再把卖出所得的现金买入看好的股票,将基金的实际投资组合变为多头130%,空头30%,基金的净实际股票仓位仍然保持在大约100%。”新浪仓石研究主管庄正介绍说,通过这种方式,基金能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以弥补承受较高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损失。

      “然而目前中国A股市场缺乏足够的做空机制。”代宏坤坦言,在A股市场单向投资实现绝对收益并非无望,但是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难度非常大:“在中国内地,即便是做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收益机构,因为缺乏有效的绝对回报策略。”

      北京一基金分析人士也表示,相较于海外对冲基金依靠多方位的衍生工具来锁定收益,中国内地公募更多依赖单边市场行情走向,绝对收益难以实现。

      当然,在投资者的需求鼓动下,公募在绝对收益方面的尝试依旧在继续。李锐表示,投资的目的是实现资本的长期保值增值。在一个有持续绝对收益的股票市场出现之前,基金管理人能做的是顺应市场趋势,积极探索和实践绝对收益理念与策略。

      两只绝对收益混合基金情况表

    基金简称首募日期 业绩比较基准 激励机制 基金经理
    博时裕益6月28日至7月25日年化收益率7% 最大回撤幅度不超过15%,否则基金经理不计绩效 姜文涛
    中欧成长优选7月22日至8月16日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浮动费率,三年连续跑赢/跑输/持平业绩基准管理费分别为2.0%/1.0%/1.5%苟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