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维强 ○编辑 张亦文
重庆5家P2P平台近日被整顿。重庆市有关部门对5家“人人贷”公司做出相关处罚,其中一家“人人贷”公司已予注销,其余四家被要求逐笔清退现有的债权债务,共计4.86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对全国众多飞速发展的P2P企业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各家P2P公司为此绷紧了神经。P2P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也由此浮出水面。
P2P行业的资金池风险
根据重庆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重庆亚盟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乾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汇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宜信普惠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浙江泰如业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等5家P2P企业中部分公司将债权包装成理财产品,通过网络和实体门店向社会公众销售,社会公众资金直接进入公司账户或法定代表人个人账户,账户余额高达1000万元以上。同时还存在公司账户接受个人汇款的情况。此次整顿中,要求每家公司确定一个专门银行账户,对债权清收及债务清退资金集中收付,计划2013年内清退3.2亿元债权债务,2014年5月底前全部清退。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重庆P2P企业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信息的不透明,理财人将资金借出,但只是知道收益率高达20%,却不知道资金究竟去了哪里;二是期限错配,一方面放出贷款的利息较为明确,而且放出的时间往往都是1年、2年甚至3年,但通过资金池的运作,做成的理财产品却都是半年或者一年,而在此前曾出现过更为短期的一个月、3个月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查处的重庆P2P企业的“罪状”,以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手法已经突破了“非法集资”的概念。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重庆甚至出现了一些通过预付卡集资来做P2P的企业,而他们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诈骗。
即使很多投资人都收到相关的产品介绍、收益回报等邮件,但其中的真实性有多少也未可知。“没有人知道这些项目具体内容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项目在哪里,甚至都不知道这些项目是否真的存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存在问题的一些P2P公司甚至连项目都是编造的,而对于理财收益的模型也只有公司自己才能看清楚,而投资人等外人根本看不明白其中的状况。“此前,银行理财产品正是因为资金池的问题出现期限错配,导致蕴含的风险相当高,而现在P2P行业也同样面临资金池的风险。”
释放“警告”信号而非“否定”
“纯粹的互联网P2P,应该具备两大基本条件:项目是真实、公开、透明;期限没有错配。”人人聚财创始人、CEO许建文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的特色和优势,如果P2P公司能够做到这些,实际上是可以优于银行资金池的。而当前重庆被整顿的“人人贷”公司,主要是因为公司重在线下业务,违规发行理财产品,与传统的P2P业务并不相同。
在业内看来,此次整顿并非是对该行业的全盘否定。长城证券金融研究所银行业首席研究员黄飚认为,金融借贷是社会的需求,而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工具,借贷双方需要互联网这样一种新的方式来实现交织,这是一个大的趋势。目前虽然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但金融垄断仍然存在,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促进和推动。当前中央对于P2P等互联网金融仍然是鼓励和支持的,但还需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是热情高涨,尤其是近期余额宝、东方财富等相关企业股价连创新高,与互联网金融沾边的公司“鸡犬升天”,也反映了市场的态度。
对于此次事件所释放的信号,业内普遍认为侧重于“整顿”,对P2P行业的违规提出警告。一位有着10年银行审批经验的金融高层人士分析,做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问题是对风控的认识,必须兼顾流动性、安全性、效率性,首先考虑的是流动性,这是核心风险,前段时间出现的银行“钱荒”现象正是这一体现;其次是安全性,不良率不能过高,否则侵蚀核心资本;在满足前两个要素的条件下才能考虑效益性。但对比发现,互联网金融对此的理解并不够深刻,往往在关键时刻出现决策偏差。据了解,此次重庆整顿中央行并没有进行任何行政处罚,而是表示“鉴于目前尚未发生无法兑付公众资金的恶性事件”,仅仅叫停这5家公司的新增违规业务,要求其自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