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苗燕 ○编辑 枫林
银行业协会昨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尽管6月份出现了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事件,但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大可能爆发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此外,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较高,下调空间较大,足以应对流动性紧张风险。
《报告》认为,目前M2增速在15% 至16%的平稳水平,存量M2已超过100万亿元,总体流动性较为充足,发生流动性过度紧缩的可能性很小。从银行业的情况来看,尽管部分银行存贷比较高,但商业银行总体存贷比在第一季度末为64.68%,比上年末的65.31%还有所下降;流动性比率为45.36%,仅比上年末略有下降。《报告》预计,这两项指标在第二季度迅速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同时银行业盈利保持平稳增长,资本较为充足,风险防御能力持续较强。
此外,分析称,目前我国央行用于调节流动性的工具也较为丰富,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防范流动性风险。2012 年下半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在外汇占款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公开市场的逆回购操作足以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而且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的推出进一步增强了流动性调节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除此之外,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工具。目前大型银行达20%,下调的空间很大,足以应对大规模的流动性紧缩风险。
在短暂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过去后,7月份市场利率基本回归到正常水平。不过《报告》仍然提醒说,尽管资金极度紧张的局面不会成为常态,但鉴于外汇占款增量显著下降,总体市场资金面难言宽松。预计2013 年下半年外汇占款增量将明显减少,加之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不多,银行体系仍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压力。
《报告》也坦言,此轮资金紧张实际上反映出流动性风险管理跟不上银行业务模式和风险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同业业务大幅扩张,年均增速比资产规模高近10个百分点,使得同业业务稳定性差、波动大,加之理财资金在表内外频繁大量迁移,部分短期的同业和理财资金滚动对接期限较长、变现能力较差的非标债权资产,“短借长贷”的期限错配问题比较严重,容易出现大的现金流缺口,银行管理流动性的难度明显增加,容易受到市场形势变化的冲击。
为此,《报告》建议不但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商业银行自身更要更新理念,加快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工具和方法,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前瞻预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