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拿资格
国寿泰康获额度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A股市场低迷之时,新加入RQFII队列的“保险军团”,正以超预期的速度候场入市。
记者昨日获悉,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拿到期盼已久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资格。这是继近期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在港资产管理公司之后第三家拿到资格的保险系RQFII。
拿到RQFII资格后,中国平安正积极向外汇局申请RQFII额度。这意味着,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公司可将在香港市场所募集的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于中国内地证券市场。
与此同时,根据外汇局7月31日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人寿和泰康人寿在港子公司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泰康资产管理(香港)公司近期分别获批10亿元、16亿元的RQFII额度。业内人士预计,从目前积极申请的进展来看,保险系RQFII资格及额度的获批速度将加快。
保险系RQFII的出炉,得益于今年3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和《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的规定》的发布,其中的亮点之一是将试点机构类型扩大至境内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香港子公司。目前已在港设立资产管理机构的境内保险公司,包括国寿、平安、太保、泰康、新华、华泰、安邦、生命等。
保险机构对于RQFII的热情,主要来源于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浓厚兴趣。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公司相关负责人之前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据其调研了解,境外投资者仍然有兴趣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资产规模和投资理念臻于成熟。不过,从公开信息来看,仅有平安在港发行过产品,包括多只人民币债券基金、港股ETF产品等。而其余中资在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挥的作用,则只是担当集团全球资产配置的“管家”作用。
但这并不代表其余保险机构就对RQFII业务不“感冒”。一家中资在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从他们和海外投资者的交流情况来看,后者对人民币资产兴致勃勃,但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却远远不够,不能完全满足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的投资需求。
他告诉记者,“我们在这方面正在调研准备,未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业务潜力很大,而保险机构在发行人民币债券方面很有优势。将来保险机构能否把这块业务做大,一看市场发展程度,二看监管放开规模。”
RQFII业务的开闸,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意味着新业务机遇的降临,尤其是在其长袖善舞的固定收益领域尤为如此。几乎所有中资在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不愿错过这块“蛋糕”。据记者了解,多数中资在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在积极申请RQFII资格。
一旦拿到RQFII资格和额度后,中资在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很快发行产品,持续为内地资本市场“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