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手握300亿美元项目池 王世渝操刀“颠覆式并购”
  • 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专项规章完成初稿
  • ■重点导读
  • “盒子”产业
    绕了个历史大弯
  • 互联时代的真相崇拜
  •  
    2013年8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手握300亿美元项目池 王世渝操刀“颠覆式并购”
    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专项规章完成初稿
    ■重点导读
    “盒子”产业
    绕了个历史大弯
    互联时代的真相崇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互联时代的真相崇拜
    2013-08-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斐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于斐 ○编辑 张亦文 

      

      如果1821年有微博,那么热门标题是否会是这样的:小红帽命丧狼腹,猎人挺身救美;灰姑娘喜入豪门,继母垂泪神伤;公主和青蛙的不伦恋,凄美离奇;睡美人苏醒,王子惊喜求婚;白雪公主复活,水晶棺即日拍卖。

      同样的故事放在2013年,卖点将迥然不同:小红帽与猎人的阳谋与阴谋;灰姑娘继母首次发声:你所不知道的辛德瑞拉;青蛙变身的内幕交易;100年后,睡美人是否仍为法定继承人?且听专家详解;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不得不说的故事——煤老板上位“障眼法”。

      21世纪人人都是福尔摩斯,擅长从细节上寻找蛛丝马迹,从遣词造句上找潜台词,从故事里扒出真相。只是,真相不止一个。

      今天,我们处理信息的模式常常是以下逻辑:

      社交网络上朋友海外度假的照片摇曳生姿,这其中可能没有隐情吗?会不会是通过某商学院上位的?比基尼照片难道真的没有PS?

      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了,事情真的只是一个传媒大亨的投资尝试吗?必有其他的动机!社交媒体说收购乌龙了,这才是真相哇。嗯,等一下,乌龙才是假新闻。

      例子可能偏激,但各种社交媒体传播,自媒体的兴起,说到底都是建立在大家对“内幕”的激情上。社交网络带来的是“演示焦虑”,时时刻刻大家都在展示都在比较,我们一边分享一边可耻地孤独着。我们追求各种信息,但内心却深深希望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什么肤浅,生活真的没有这么无聊。所谓“内幕”就如社交传媒的兴奋剂,让我们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有内幕便有圈子,有圈子便有江湖,有江湖便有崇拜。

      圈子绝对是这两年最热的词,虽然google画的那个圈失败了。但是这绝不妨碍我们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建立起各种圈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反而变得格外容易。圈子至少满足了两类需求:首先是社交网络的炫耀需要,比如某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圈子混进去了就有了“人脉”的闪耀光环。其次,崇拜带来了公信力。同样的言论,草根传播就是以讹传讹,圈子传播就是真相解密。圈子的独门秘籍就是将“谣言”点石为金为“真相”,化“陈词滥调”为“醒世恒言”。

      21世纪的各种传媒常常就如2.0版的皇帝新装,蒙了一层纱但掩饰不了赤身裸体的本质。门户网站在搬运新闻;博客跟在后面跑,以为自己在引领舆论,其实不过是被热点牵着鼻子走;微博在八卦,一边八卦一边给自己贴上“内幕揭露者”的高贵标签;微信自媒体貌似有观点,但细看之下不过是各种老掉牙理论的包装美化。闹腾之下是一片荒芜,我们没有学到什么,反而丢了常识。

      最近华盛顿邮报被收购一事甚嚣尘上,人们哀叹曾经爆料水门事件的良心媒体就这样黯然收场。然而,见证邮报兴衰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在评价这一事件时极为谦虚坦诚。在她的自传《个人历史》中,她以这样一段话总结了水门事件:“新闻界和总统之间天生的敌对关系在‘水门事件’这个例子中被颠覆了,而这也影响到了新闻行业。下转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