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斐 ○编辑 张亦文
如果1821年有微博,那么热门标题是否会是这样的:小红帽命丧狼腹,猎人挺身救美;灰姑娘喜入豪门,继母垂泪神伤;公主和青蛙的不伦恋,凄美离奇;睡美人苏醒,王子惊喜求婚;白雪公主复活,水晶棺即日拍卖。
同样的故事放在2013年,卖点将迥然不同:小红帽与猎人的阳谋与阴谋;灰姑娘继母首次发声:你所不知道的辛德瑞拉;青蛙变身的内幕交易;100年后,睡美人是否仍为法定继承人?且听专家详解;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不得不说的故事——煤老板上位“障眼法”。
21世纪人人都是福尔摩斯,擅长从细节上寻找蛛丝马迹,从遣词造句上找潜台词,从故事里扒出真相。只是,真相不止一个。
今天,我们处理信息的模式常常是以下逻辑:
社交网络上朋友海外度假的照片摇曳生姿,这其中可能没有隐情吗?会不会是通过某商学院上位的?比基尼照片难道真的没有PS?
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了,事情真的只是一个传媒大亨的投资尝试吗?必有其他的动机!社交媒体说收购乌龙了,这才是真相哇。嗯,等一下,乌龙才是假新闻。
例子可能偏激,但各种社交媒体传播,自媒体的兴起,说到底都是建立在大家对“内幕”的激情上。社交网络带来的是“演示焦虑”,时时刻刻大家都在展示都在比较,我们一边分享一边可耻地孤独着。我们追求各种信息,但内心却深深希望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什么肤浅,生活真的没有这么无聊。所谓“内幕”就如社交传媒的兴奋剂,让我们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有内幕便有圈子,有圈子便有江湖,有江湖便有崇拜。
圈子绝对是这两年最热的词,虽然google画的那个圈失败了。但是这绝不妨碍我们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建立起各种圈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反而变得格外容易。圈子至少满足了两类需求:首先是社交网络的炫耀需要,比如某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圈子混进去了就有了“人脉”的闪耀光环。其次,崇拜带来了公信力。同样的言论,草根传播就是以讹传讹,圈子传播就是真相解密。圈子的独门秘籍就是将“谣言”点石为金为“真相”,化“陈词滥调”为“醒世恒言”。
21世纪的各种传媒常常就如2.0版的皇帝新装,蒙了一层纱但掩饰不了赤身裸体的本质。门户网站在搬运新闻;博客跟在后面跑,以为自己在引领舆论,其实不过是被热点牵着鼻子走;微博在八卦,一边八卦一边给自己贴上“内幕揭露者”的高贵标签;微信自媒体貌似有观点,但细看之下不过是各种老掉牙理论的包装美化。闹腾之下是一片荒芜,我们没有学到什么,反而丢了常识。
最近华盛顿邮报被收购一事甚嚣尘上,人们哀叹曾经爆料水门事件的良心媒体就这样黯然收场。然而,见证邮报兴衰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在评价这一事件时极为谦虚坦诚。在她的自传《个人历史》中,她以这样一段话总结了水门事件:“新闻界和总统之间天生的敌对关系在‘水门事件’这个例子中被颠覆了,而这也影响到了新闻行业。下转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