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盒子”产业绕了个历史大弯
  • 内生性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源动力
  • 堵住法律漏洞 有效破除主力隐身术
  • “上届借的钱,为啥要本届还?”
  • 地方金融国资战略性突破期待上海拔得头筹
  • 团体归属感从何而来——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四十
  •  
    2013年8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盒子”产业绕了个历史大弯
    内生性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源动力
    堵住法律漏洞 有效破除主力隐身术
    “上届借的钱,为啥要本届还?”
    地方金融国资战略性突破期待上海拔得头筹
    团体归属感从何而来——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四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团体归属感从何而来——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四十
    2013-08-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 涤
      孙 涤

      团体归属感从何而来

      ——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四十

      接着上期的话题,我们继续谈人在市场里竞争的本钱。除了货币资本之外,所谓的“社会资本”,也就是国内痛感缺失的“诚信”基础,究竟是什么。在市场化大潮中,人的合作要以交易为单位来逐笔结清,是不切实际的——互惠关系往往要在一个时段通过反复交易才能展现。那么彼此间的信任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甲施惠于以乙,为什么有信心期待乙在一段时间后会有反馈,而乙即便从自利的角度也觉得有义务,回报于甲并持续互惠关系呢?这类不能即刻交割的“赊欠”关系,除了“市场的纪律”之外,还需要哪些“担保品”(bound)?

      爱尔兰人移民美国,靠抱团进取来争得权益,同时很好地运用了“天赋”的名义来激励自己的信念,强化认同和归属,形成了群体优势。爱尔兰人的这种自我肯定——认定自己适于生存的信念,来得特别艰难。1845年土豆发生霉菌污染造成大饥荒,而土豆几乎是那时爱尔兰人的唯一食粮,崇仰市场信条的英格兰人却拒绝援救。按当时伦敦的说法(不妨参阅著名期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1845年至1846年的几篇社评),援救将违反经济理论两大核心原理:一、赈灾虽能解困于一时,却会惯坏人,从此把他们置于永远依赖的境地;二、会打破政府不能干预市场运作的法则,贻患无穷。有经济学家甚至认为,饿死100万爱尔兰人不算是太坏的事,换得的教训可迫使爱尔兰人奋发向上,改变经济结构。次年饥荒继续蔓延,饿殍遍及爱尔兰全境。英国的皮尔首相(R. Peel)曾动议用十万英镑进口美国玉米来救济,但这样区区的举措也因为他落选而不了了之。

      回想起来,英格兰人的冷酷令人发指,当年大英帝国可是世界霸主,经济首强,且以法制、民主、理性、自由竞争自相标榜。尽管此时爱尔兰归于英帝国的治下已长达700年,却被饿死了300多万人。诚如研究饥饿经济学闻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言,现代社会的“饥荒都是人为造成的”,饿死数百万人的主要成因是爱尔兰人未被抱进英国人这个团里。这次大饥荒和数百年的奴役造成了两个群体的心结,直到几年前才化解。看过电视连续剧《唐顿庄园》的人,应该对爵爷的三女儿执意嫁给他的车夫,一个爱尔兰小伙子的情节留有印象,那已是大饥荒过后六七十年,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事了。

      当年爱尔兰人换得的教训是退无死所,唯有逃荒到北美抱团自救。在否决自己是“市场的弃儿”,自信是“上苍的选民”的过程里,天主教信仰无疑注入了强韧的群体凝聚力。研究人文社会的大师、法国人涂尔干纵观历史并深入实证调查后,得出结论说,宗教信仰的实质是信念及其实践的系统整合,把信众团结成为“有道德意识的单一社群”,通过抱团来达到个体所追求但无法完成的目标。人际合作,除了双方有合理的预期相信合作能互利并行诸交换活动,还远不充分。自利的追求都怕自己吃亏,信任链条很短,无论在时间空间上合作都无法展开;要有效减低经济学上所谓的“交易成本”,居间的一环——“归属”必须先于且超越交易而存在。哪个群体有能力增强群体的归属向心力,就能胜过归属感差的群体。而归属感的形成,必须依靠成员把群体的约束内在化,阻遏群体内搭便车的行径,必要时能为之做出牺牲,有承诺地投入实践。爱尔兰天主教会在提供归属感这个环节上有很大贡献。台湾的“慈济功德会”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主持人证严法师要求赞助人必须身体力行,只捐钱还不够,许多有钱人太太是在亲力参与了对贫弱者的服务,才感到“活出来的”满足,产生真正的归属感。

      竞争而能胜出,对于一个群体未必就是成功。历史上屡屡发生的各宗教及不同教派间的纷争乃至流血冲突,是人们批评宗教的有力理由。一个群体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排他性地压制其他群体,后果就极为负面,除了引起其他群体的能动反制,群体内部也容易加速腐败,导致群体竞争力的衰朽。而“适存度”真正高的群体是开放性的,在内部聚合力(binding capital)和把合作伸展到群体间的能力(bridging capital)间注重合理的平衡。爱尔兰天主教区在融合其他群体的努力方面也挺有建树:后到的各个新移民团体包括华裔,在大城市的各类社区服务,无论是医院护工、街道社工、学校教员、城市的警员和消防员、成人补习及心理辅导,都曾获益。

      记得1982年3月,我留学美国的第一个学期,趁春假之便去了芝加哥。那年天气特别寒冷,有一天内气温骤降50华氏度的记录,而芝加哥城市中心广场成了绿色的海洋,天寒地冻中人们在热情洋溢地庆祝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守护圣者的节庆。我想,一个族裔的地方节日被接纳为美国全国性节日,也算是爱尔兰裔能与其他族裔结成和谐善缘的旁证吧!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协会(南加州)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