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抢占互联网先机
    各路巨头齐上“云端”
  • 两大电网提供并网保障
    多家企业加码投资新能源项目
  • 国家电网制定规划保驾护航
  • 乐视store预装量达千万台 预计明年收费
  • 南方电网出台细则支持新政
  • “云+管+端”一体化将引领下一代互联网——专访鹏博士常务副总裁吴少岩
  •  
    2013年8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公司·纵深
    抢占互联网先机
    各路巨头齐上“云端”
    两大电网提供并网保障
    多家企业加码投资新能源项目
    国家电网制定规划保驾护航
    乐视store预装量达千万台 预计明年收费
    南方电网出台细则支持新政
    “云+管+端”一体化将引领下一代互联网——专访鹏博士常务副总裁吴少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抢占互联网先机
    各路巨头齐上“云端”
    2013-08-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大数据”时代,云端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巨头纷纷期望抢占这一先机,帮助企业建立云服务,从而使自己成为它们的云端平台,为下一步信息消费的爆发做好铺垫。昨日,中国云计算与物联网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一时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数据催生云计算需求强劲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越来越多,增长也越来越快。“为了针对这种增长,我们采取了云计算的方法,就是通过网络建大量比较廉价的节点构成高性能海量处理平台。”中国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鹏通俗易懂地描述了云计算的来由。

      在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电商产品线总监李松雪看来,现在市场对云计算的需求十分强劲。这种需求可以从两个纬度来看,其一、数据的交互从简单文本变成了照片、音乐、视频等相关信息的分享,在此情况下对数据的存储能力需求非常大;其二、终端从过去传统的PC变成了现在的智能手机,这也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时,云计算的先天优势便体现出来了。”

      据悉,云计算的优势是安全,用户不用担心数据丢失;方便,随时随地支持通过不同设备调用;共享,方便分享自己研究成果;高效,运算速度大幅提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帮助各类企业搭建IT构架,就好似搭建一个云平台,有了平台便可吸引客户,有了云,便可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商店;有了云,用户各类行为将以数据形式保存下来变成宝贵的资源。

      李松雪称,有数据预测,到2016年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

      

      各路巨头纷纷抢占云端建设

      在此背景下,参会各方纷纷推出自己的云端建设方案,以吸引各路企业进驻。据李松雪介绍,经过几年努力,中国电信4+2云布局已经完成,并打算将中国电信内蒙古基地打造成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基地,通过两到三年建成42个机楼10万个机架,而此前中国电信一共才8万多机架。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凌伟指出,云计算、大数据未来也是物联网的底层设施,物联网需要通过数据采集进行各方面的应用。目前中移动正从三个方面跟产业链开展合作,其中之一便是建立一个专业的互联网专用网络。

      不仅是运营商,华为也早已搭建了云平台,并已逐步开展基于云端的服务。在大会现场,华为云服务CTO蒋建平表示,公司已基于三级数据中心体系针对不同客户提供服务与应用。

      蒋建平举例称,2012年亚马逊的云服务,业内估算可达到21亿美元,相当于超过100亿人民币。不过,作为一个早期从业者,蒋建平认为,从客户角度出发,云服务其实就是IT服务,整个市场还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

      此外,在大会现场,蓝色巨人IBM、IT巨头微软等各类企业,也纷纷表达了期望通过搭建云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云服务的意愿。

      李松雪就此向上证报记者分析指出,各路巨头抢占云端建设,主要是由于云计算可更好地为企业的大数据提供存储、分析的介质,而当有了数据,企业又会依托于云平台,那么这些巨头便可实现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

      记者注意到,阿里云的“口号”便是“数据分享第一平台,云计算第一平台,云产品解决方案,享多线独享带宽,开发者合作平台,站长云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