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两关联公司保单已被封存
|
作为中间商的泛鑫,正是抓住了上下游追求高收益的心理需求,编织了一个“偷梁换柱”的骗局。一方面,保险公司为了追求规模,愿意支付给泛鑫高额的中介佣金费及业务推动费;另一方面,8%至1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承诺,让一些投资者愿意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购买泛鑫自制的、粗陋的保本固定收益理财合同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8月20日,来自保监会稽查、寿险、中介等部门组成的调查小组由京抵沪。抵达当晚即与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召开闭门会议,重点部署对泛鑫保险代理事件的后续调查。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关联公司相继卷入泛鑫漩涡。虽然兴业银行昨日否认与泛鑫开展过任何业务合作,但据上证报采访了解,确有个别大行的客户经理存在推介泛鑫产品行为。而随着上证报记者的进一步调查,与泛鑫相关的两家浙江保险代理公司也随之浮出水面。
浙江关联公司涉及资金不会很大
如果不是资金链出现问题,按照泛鑫实际控制人陈怡的蓝图规划,将来的泛鑫将发展成一家包括代理、经纪在内的综合性保险中介集团。因此,关于她已收购上海若干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的传闻充斥于坊间。
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消息能够证实上述收购的存在。不过,上证报从相关渠道独家获悉,浙江两家保险代理公司永力、中海盛邦确与陈怡有关,由其本人及他人实际控股。在泛鑫事件暴露后,保监会已在内部对此进行了通报。浙江保监局随即进行了风险排查,并对这两家关联公司的保单进行了封存。
关于这两家公司的背景,可查资料甚少,公司电话亦无法联系。目前尚不清楚这两家关联公司是否存在与泛鑫一样的违法违规行为。
为了解这两家公司的具体情况,记者昨日试图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浙江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但截至昨晚截稿前,该局相关负责人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对于记者提出采访要求的短信,也无任何响应。
知情人士拒绝透露这两家浙江关联公司的保费规模。不过,据了解,由于陈怡及相关人接手这两家公司时间并不久,因此即使存在与泛鑫一样的违法违规手段,涉及的资金也不会很大,影响面相对较小。
编织“偷梁换柱”骗局
泛鑫所谓的“理财运作模式”,已随着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被推至台前。那么,作为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泛鑫何以构建了一个瞒天过海、如此庞大的骗局,直至东窗事发?
与另外两类保险中介机构(经纪、公估)有所不同,保险代理公司主要从事寿险代销业务,销售对象基本是个人客户。“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个人客户”,一条简单的上中下游利益链随之产生。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中间商的泛鑫,正是抓住了上下游追求高收益的心理需求,编织了一个“偷梁换柱”的骗局。一方面,保险公司存在一定的业绩压力,为了追求规模,愿意支付给泛鑫高额的中介佣金费及业务推动费;另一方面,8%至1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承诺,让一些投资者愿意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购买泛鑫自制的、粗陋的保本固定收益理财合同。
而在泛鑫编织的这场骗局中,若干银行也被卷入其中。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兴业银行涉入泛鑫事件,有投资者购入的泛鑫固定收益理财协议,是在兴业银行理财柜台上签署的。
不过,兴业银行昨日已明确否认此事。兴业银行虽然自证清白,但确有个别银行难脱干系。根据监管排查,有个别银行的客户经理存在私自推介泛鑫理财产品的行为。而据记者了解,其中就有某个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