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蝴蝶效应”显现
⊙记者 徐维强 ○编辑 王诚诚
尽管目前对于光大证券“乌龙指”的调查结果还未出炉,但各方普遍将矛头聚焦到量化投资身上,认为是程序化交易将这起事故推波助澜。对于光大的错误指令导致大盘瞬间暴涨所引发的大量跟风盘,业内有人更将其称为“蝴蝶扇动翅膀引发的一场暴风雨”。此次光大“乌龙指”虽然是一场意外,但却将量化投资的风险充分暴露。而在未来,如何对量化投资加大风控,也是摆在各机构以及关键部门的一道新课题。
国内量化交易缺乏应急系统
16日光大的“乌龙指”推动A股大盘集体暴涨,指数被大幅拉升。随后大批巨额买单涌现,带动整个股指和其他股票第二波上涨。业内人士判断,在第二轮非理性上涨中,程序化交易触发的大量跟风盘是其中的主力。量化投资的风险也由此暴露无遗。
“周末我们和同行交流得知,这次事件中的确有大量的私募受损。”深圳一家从事量化投资的私募机构投资经理向记者透露,这些私募主要是做套利性的量化投资,追求“短平快”。他介绍说,量化投资在实际运作中的确存在“蝴蝶效应”,由于模型设定了相关参数,通过计算相关数据从而自动触发买入,从而进一步对股市产生影响。
2010年5月7日,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误操作的“乌龙指”,导致道琼斯指数出现历史上最大的单日盘中下跌998点。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投资总监侯安扬分析认为,短期因素、短期价格的涨跌的确容易对量化交易产生影响,也有实证研究表明量化投资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短期波动。但这并不能完全归罪于量化投资,在16日当天也有众多散户和机构集体追涨,毕竟大家从来没有见到大盘如此瞬间涨停,都以为是有大利好政策出台。
侯安扬介绍,为了防范这种意外风险,最早由美国引入了“熔断机制”,当市场出现极端波动时设置熔断价格,量化交易也无法实现。而在2010年美国出现“乌龙指”时,也的确有机构“拔电源”等方式来对量化交易进行人工干预。但目前国内的投资机构对此缺乏相关的应急系统和相关预案,此次光大“乌龙指”事件中各家机构明显都没有准备,也导致量化交易持续进行,对市场进一步推波助澜。
量化投资机会挑战并存
国内量化投资专家、长江商学院MBA副院长李海涛介绍,所谓量化投资把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数据、以及在市场上进行的统计研究等加以程序化,使得计算机能够比较自动地进行交易。最早的实践是指数基金,按照指数的比重来进行投资。此外,还有一些主动性的量化投资,通过计算机模型来进行选股,选完股后通过精细的风险分析来得到非常有效的投资组合。有很多基金加以运用,尤其是美国的众多基金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量化投资策略,规模也都很大。
据介绍,国内已经有一批量化投资的专业机构和人士,国内量化投资刚刚起步、方兴未艾,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有很多挑战,主要在于国内市场股票市场结构不够规范,这制约了量化投资的发展。
此外,国内各种对冲的机制和工具还不够,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不长,国内目前做空还比较难、费用较高,因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有专家表示,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内量化投资的前景,未来将会越来越规范,工具也会越来越多,量化投资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相对而言,中国的期货市场是做量化投资最为适宜的土壤,由于是T+0制度可以日内交易、可以加杠杆、可以直接做多和做空,而且商品期货的市场空间巨大,因而也是量化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