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金融货币
  • 4:财富管理
  • 5:证券·期货
  • 6:证券·期货
  • 7:海外
  • 8: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经济企稳夯实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基础
  • 面对利率汇率改革商业银行如何定位
  •  
    2013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经济企稳夯实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基础
    面对利率汇率改革商业银行如何定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面对利率汇率改革商业银行如何定位
    2013-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新平

      利率和汇率改革是金融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完善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步骤。受此影响,商业银行盈利增速显著回落。如何适应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金融自由化,商业银行应坚持多元化发展,加快推进流程银行建设。从价值链分析入手,将一些低附加值的业务流程外包,同时不断强化核心业务流程,体现精细生产、适时制造和柔性服务的风格。

      ■新平

      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是金融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完善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步骤。

      早在1996年,我国即已拉开利率市场化序幕。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即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将在“十二五”期间最终实现。

      与此同时,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依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顺应市场、减少扭曲、积极探索、留有余地”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健全资本流出流入均衡管理体制,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利率、汇率制度改革对金融体系有深远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一些国家银行业的平均利差逐步缩小。以日本为例,银行业的利差已从1960-1976年的2.29%下降到1995-2010年的1.72%。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定价策略上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必须科学核算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实现商业银行差异化定价。

      而资本项目逐步开放,也会对本土银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其一,导致本国银行业产生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在货币错配效应上,本国银行获得大量外币贷款并提供本币贷款,负债外币化、资产本币化使银行面临着很大的汇率波动风险,也必然激发企业的汇率避险需求以及相应的银行业务创新。在期限错配效应上,体现为从国外短期借贷、本国长期放贷,当国际资本流动趋紧时,可能导致本国银行业破产。

      其二,导致本国银行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国际银行业竞争。资本项目开放在促进本土金融机构向海外拓展的同时,也必然引起更多国外金融机构进入本土,增大竞争压力。

      面对金融自由化的挑战,国际银行业逐步沿着两个坐标轴发展:

      第一个坐标轴是越来越混业。例如,德意志银行是一家全能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广泛涉及吸收存款、借款、公司金融、银团贷款、证券交易、外汇买卖和衍生金融工具等等。德意志银行的证券发行业务十分发达,参与了德国和世界市场上很多重要的债券和股票的发行,经常作为牵头行和共同牵头行,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证券发行行之一。

      再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其中,保险板块主要包括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公司等;银行板块主要包括平安银行、平安小额消费信贷;投资板块包括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以及平安期货等,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向超过5100万名个人客户和200万名公司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第二个坐标轴是越来越专业。我们看到,一些金融集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重新选择走回专一化道路。例如,汇丰控股在过去两年中,已经退出和出售了45项非核心业务,将其在全球搭建的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等多种业务在内的混业金融彻底解体,目的就是降低过去业务结构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再以花旗集团为例,由于保险业务的高额拨备占用了大量风险资本,且风险回报率只有20%左右,低于公司30-40%左右的总体回报率水平,为此,花旗集团剥离了1999年并购旅行者集团所取得的保险业务。另以富国银行为例,1990年以前并不是小微企业贷款发放者,通过向年销售额低于200万美元的微型企业提供上限10万美元的超小额贷款,目前已一跃成为美国小微企业贷款排名首位的银行。

      利率、汇率改革对我国银行业影响已显现

      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为例,目前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分别为3%和6%。如果存款利率按1.1倍浮动上限定价,贷款利率按0.7倍下限定价,那么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仅有0.9个百分点,远远达不到3个百分点。进一步假定贷款利率下浮至基准利率的0.7倍以下,则商业银行的利差将更加有限。

      受此影响,2012年商业银行盈利增速显著回落。由于存在农村信用社改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数量不断增加因素,因此,在考察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利润变动时,我们仅能考察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如表所示,大型商业银行2012年税后利润增幅比2011年下降15.5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下降21.6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下降1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在较2011年维持不变基础上(1.3%),资本利润率则从2011年的20.4%下降到2012年的19.8%(见附表)。

      为商业银行发展找准市场定位

      面对金融自由化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可谓猝不及防,尚未真正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道路。

      第一,发展战略同质化。虽然“做大做强”是每一家商业银行的终极目标,但如果“一窝蜂”追求跨行业、跨本土和跨地区,将使自己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第二,业务定位同质化。由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以及长期利率管制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很难摆脱存贷款业务占据压倒优势的格局,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明显偏高,把更多的贷款投向“铁公基”等大型项目。

      第三,产品服务同质化。在产品和服务“你有我也有”的营销格局下,商业银行竞争拼的不是技术和质量,而是拼关系、拼价格,在无法实现“做大蛋糕”的情形下,只能是利润越摊越薄。适应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金融自由化,商业银行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流程银行建设。

      一方面,不宜以混业、分业论英雄。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究竟是混业还是分业,完全是不同机构在市场环境中根据不同国别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控水平做出的自我选择,并没有唯一的成功模式。与此同时,尽管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一致督促加快实施差异化发展定位,但商业银行一定要忙而不乱,避免为自己将来的长远发展过早、武断下结论。

      不妨借助货币当局放松利率、外汇管制的有利时机,在监管当局一切许可或者未加禁止的经营领域,大力开展综合化经营,在运营实践中发现利润增长点和经营特长。如果自己是“全能型”选手,就把集团化、混业化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如果自己的特长在于特定业务领域或者特定地域范围,就把自己努力装扮成为“专业型”选手,同时从自己不擅长的战场实施战略性撤退,实现优势兵力集中,提高整个银行的资本回报。

      另一方面,循序渐进推进流程银行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西方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开始由存贷中介向金融供应商转变,建立了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确立了扁平化、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前、中、后台分离以及类似工业企业的流水线作业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今天,当金融自由化在我国上演的时候,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有效推动商业银行流程化改革。

      一是由简至繁。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选择适当的业务领域作为突破口,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重整。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从价值链分析入手,在将一些低附加值、无法体现领先优势的业务流程外包的同时,不断强化核心业务流程;区分不同客户群体,灵活处理业务,体现精细生产、适时制造和柔性服务的风格。

      三是实现上下互动。商业银行流程化改革意味着既有组织架构的打破,遇到阻力在所难免,上下之间必须有效沟通,既需要管理者及时、完整地向员工传达流程再造理念和内容,使基层员工有效执行流程再造计划;也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员工了解一线经营情况的优势,为管理层适时流程再造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改革出现偏差或者意想不到的问题。

      四是用好信息技术。商业银行流程化改革离不开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持,应当通过统一的客户数据库的建立,实现客户管理系统标准化;深度挖掘客户信息数据,准确掌握客户价值和客户风险;借助信息系统开展研发设计,针对不同客户推出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五是激励约束到位。商业银行流程再造强调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既对工作中体现的聪明才智给予奖励,又要对影响甚者破坏流程正常运转的行为给予惩处。

      (作者系独立经济学家)

      大型、股份制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税后利润情况表(亿元;%)

    (亿元) (亿元) (%) (%)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1年 2012年

    绝对额 绝对额 绝对额 较上年增幅 较上年增幅

    (亿元)

    大型 5151.2 6646.6 7545.8 29.0 13.5
    股份制 1358 2005 2526.3 47.6 26
    城市 769.8 1080.9 1367.6 40.4 26.5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