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解密
“中东硅谷”以色列
国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左右,大约是欧洲的1/459;人口总量800多万,远逊于北京和上海。
在很多人眼里,位于中东的以色列遥远而陌生。
但眼下,这个沙漠国家的名字却不断见诸于各大财经报端,并常常与久负盛名的硅谷联系在一起。
本周,私募股权公司Sigma Wave被传有意并购以色列无线通信商Alvarion。消息一出,Alvarion股价一周之内的涨幅达到惊人的520%!
仔细梳理近期科技圈里的并购案例不难发现,以色列企业的受欢迎程度着实令投资者瞠目。
就在8月份,先后传出IBM宣布收购以色列数据安全公司Trusteer(下图5);苹果公司宣布收购以色列视频推荐网站Matcha.tv(下图6);7月份,以色列公司Mobileye向黑石、中投集团等五家投资方出售4亿美元股份(下图2);苹果被传考虑收购从事3D运动传感器业务的以色列企业PrimeSense(下图3);英特尔宣布完成收购以色列姿势识别软件开发商Omek Interactive(下图4);而6月份,谷歌以11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导航应用Waze的交易一度震动资本市场(下图1)。
小小沙漠之国究竟有何奥秘?一系列数字好似为我们串起了答案——研发投入占GDP的4.6%,全球第一;人均风险投资额超越美国,全球第一;每1万雇员中有140位科技人员或工程师,全球第一。
在以色列,平均每2000人中有一个创业;4000多家科技创业公司的数量仅次于美国;高科技产品年出口额近200亿美元,约占总出口额一半。
目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的上市公司当中,来自以色列的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排在第三位。
耀眼数字的背后,更深层次的秘密也许更值得探究。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龚维松
创新的基因
每个以色列人都有关于创新的梦想
一位以色列创业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创新基因:从幼儿园到服兵役,所有人都会受到科技工程技能的培训,“必须动手”是一种文化,人们不断想要将学到的技能用于实践,完成更大的目标
以色列Technoda科学博物馆的一天,从早晨八点钟开始。
一群孩子们被按照不同年龄段,分到三个不同的项目组里。学龄前的儿童通过童话故事来理解科技;其他年龄段的孩子们则自己动手制造模型,研究汽车如何加速。
“在这里,一切都必须亲自动手,绝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博物馆主管加迪·马多尔博士说道。
Technoda科学博物馆的建立,让更多此前没法接触到科技的孩子们有了教育资源。英特尔的高级工程师锡安·巴什是共同创建者之一,他帮助建立起了这样一个教育项目,给孩子们带来科技的通识教育及加以实践。
“一个小房间已经成为一座城堡,”加迪·马多尔表示,以色列未来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首当其冲的,就是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教育则是一个必须从幼儿园持续到大学的过程。
对诸多以色列人来说,创新的基因从小就这么被烙在了他们的骨子里。尽管它只是一个人口仅为800万左右的国家。但相较于其他国家,以色列工程师的比率更高,也因此成为孵化高科技企业的温床。其在科技业的卓越表现,正吸引着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及风险投资纷至沓来。
近日,IBM宣布收购以色列一家数据安全初创企业Trusteer。私募股权公司Sigma Wave则传出有意寻求并购以色列无线通信商Alvarion。而受到这则消息影响,Alvarion的股价在19日的美股交易市场飙升127.45%,而自上周初以来,从不到0.2美元到1接近1.2美元,该公司的涨幅已经超过520%。
可以感知触摸、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心跳及血压的智能头盔、帮助视力障碍者点亮生活的眼镜,这些新兴的玩意儿都是以色列人为生活带来的惊喜。而该国企业的名字也常常可以和苹果、英特尔、谷歌及IBM这些美国硅谷大腕联系在一起。
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优秀的人才战略以及对风险投资的开放姿态,这一“中东硅谷”正展现出生命力。
创新的资本
巨头注资+大企业入驻=中东硅谷
Fast Exit(快速退出),是以色列科技创业公司最为人熟知的风格。一旦出现好的收购交易就变现离场。从1998年美国在线以4亿美元收购ICQ,到2011年Facebook以6000万美元收购移动应用平台Snaptu,到最近Google以10亿美元收购地图应用Waze,这些引发业界关注的并购,其对象无一不是来自以色列的创业公司。自从互联网产业兴起,以色列创业者的“快速退出”策略就一直在行之有效的实施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以色列已经成长为全球科技业的主要玩家,诞生了多家在全球有着重要生产力的公司。而一些初创公司也成为科技业巨头争相投资的目标。
根据以色列风投研究机构IVC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在今年上半年,312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供吸引到9.67亿美元的投资,略高于2012年上半年270家企业吸引到的9.62亿美元。在这其中,184家涉及风投的企业吸引到的投资总额为7.63亿美元,占总募资额的79%,同比高出20%。在二季度,143家企业共吸引到4.93亿美元,环比上升4%。其中16家企业吸引到的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
根据报告,生命科学成为二季度吸引到投资金额最大的行业,为四年来第三次。这一行业有33家企业总共募集到1.21亿美元,占所有融资案金额的25%。因特网产业紧随其后,为8700万美元,占比18%。此外,32家初创企业在二季度吸引到2700万美元,同比上扬29%。
今年6月,以色列科技业迎来一波重要的投资潮。当时,科技业大佬谷歌宣布,以10.3亿美元收购该国地理信息企业Waze,吸引了海外投资者的目光。
目前,包括微软、谷歌及英特尔等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在以色列设有研发中心。而以色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WiFi网络、即时通信、USB驱动器等创新技术的发明也成为其招牌获得广泛关注。
“股神”巴菲特曾表示,以色列是美国以外最领先、规模最大,最有前途的投资中心。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则称,以色列正在发生的技术革新对于科技业的未来而言至关重要。
创新的模式
风投孵化圣地+国际化视角=以色列模式
在以色列,“肆无忌惮”这个词是带褒义的。大学生向教授提问,雇员们挑战老板的决定,军士质问长官,这些对于以色列人是司空见惯的。这样的文化显然适合创业公司,因为创业公司需要扁平化,需要每个人都能直截了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创意
美国德拉瓦州长杰克·马克尔曾表示,当以色列人决定要开始做生意时,从第一天开始,他们便不得不考虑“飞出”以色列,因为那里的市场不够大。这也是为何以色列公司一直以国际视角而著名。此外,以色列科技企业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创新基因。
一家西班牙科技企业的CEO哈伊姆·戈德伯格表示,以色列人的骨子里流淌着创新的基因。他称,骨子里的精神将以色列人推向了技术和高科技。他们试图走在任何科技的前沿,这对于以色列人而言是必须做到的。
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成为这种成功背后不可不说的重要助推力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色列政府便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其中包括颁布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磁石计划,并推出鼓励创意和创业的技术孵化器计划,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等。
有海外媒体今年6月报道称,以色列财政部与印度通信与信息技术部的官员已经同意设立高科技贸易联合基金。此外,以色列政府还推出了名一项名为“YOZMA”的计划。该计划为国外风投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措施,而该国的科技企业如果成功获得国际风险资本注资,以色列政府将再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还有观点认为,以色列的兵役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军队中所有人都会受到工程技能的培训,因此人们懂得如何将学到的技能用于实践。
“以色列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之源,它在美国经济几个最重要的部门中有着显著的驱动力。”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以色列贸易代表团的顾问戴维·古德垂甚至曾经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