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郑宪 ○编辑 李剑锋
“金鱼不是饿死的,都是撑死的。”2007年初,在谈及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的时候,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向上证报记者打了这样一个比喻,以强调稳健发展的重要性。6年后,光大证券深陷“8·16”事件漩涡,徐浩明黯然离职。回首往事,令人唏嘘不已。
光大证券昨日午间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接受徐浩明辞去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职务,由公司董事长袁长清代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职责。
消息传出,券业人士普遍对此感到惊诧。多位证券行业分析师均向记者表示,“8·16”事件后光大证券高层有人出面承担责任在情理之中,但总裁徐浩明在监管层出具调查结论前就提出辞职,大大出乎市场预期。
徐浩明其人
在进入光大证券之前,徐浩明长期在交通银行及光大集团任职,主要负责办公室工作。在交通银行,徐浩明历任综合处处长、党委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党委秘书等职;在光大集团,历任执董办秘书、党委委员、执董办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办公厅主任。
2002年9月,徐浩明调任光大证券董事、副总裁,分管自营、研究所、信息技术支持等业务部门,并于2005年4月升任光大证券总裁一职。
“文质彬彬”一直是徐浩明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此,不同的人解读的角度并不相同。在他的亲近者看来,文质彬彬的徐浩明是一位处事认真的儒帅,而在另一些人看来,长期以来的行政秘书工作给徐浩明留下了偏于文弱的工作作风,工作思路清晰,但执行乏力。
据透露,在光大证券内部,“转型”是徐浩明最常提及的话题。每次公司大会几乎都会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初听之下,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振奋感觉,但其具体的转型思路如何落实,却往往付之阙如。
一位曾在光大证券长期工作的券业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徐浩明对于公司发展的思路没有问题,但是执行他思路的人能力不足,令他的思路想法有时不能实际贯彻下去。
“徐浩明在人事任命上喜欢重用‘兄弟’。他认为是‘兄弟’才能把业务做好。但是有些‘兄弟’思想太复杂,业务能力太薄弱。”这位券业人士不无感慨地表示。
创新与风险之惑
去年证券行业新一轮创新展开之后,乐于谈论转型创新的徐浩明意气风发。在此前接受上证报专访时,徐浩明曾表示,创新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意味着风险、担当和责任。过严、过度的风险控制是证券公司过去发展中的主基调,未来证券公司要在矫枉过正和不拘一格之间寻找平衡,探索从规避风险、防范风险转向主动排查风险、管理风险。
徐浩明曾认为,光大证券高层对各业务线的控制力很强,但这种业务架构不利于形成不断迸发的创新动力。公司要不断改造业务流程,使中后台尽可能向一线靠拢,同时对IT、风控、运营、合规等部门进行垂直管理。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徐浩明在对创新与风控的把握上,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平衡之道。据一位了解光大证券投行业务的人士介绍,原本分管合规的副总裁熊国兵在2012年被调去分管投行部门,同时带去一批合规部员工。下转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