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金融货币
  • 6:海外
  • 7:证券·期货
  • 8:财富管理
  • 9:财富管理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发改委点兵信息安全 产业需求爆发在即
  • 证监会拟年内试点分道制
  • 浙江证监局举办
    新三板挂牌业务培训会
  • 国资委摸底国企职工薪酬
    首次纳入工资外收入
  • 股转系统4月来定向发行超去年全年
  •  
    2013年8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发改委点兵信息安全 产业需求爆发在即
    证监会拟年内试点分道制
    浙江证监局举办
    新三板挂牌业务培训会
    国资委摸底国企职工薪酬
    首次纳入工资外收入
    股转系统4月来定向发行超去年全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改委点兵信息安全 产业需求爆发在即
    2013-08-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改委点兵信息安全

      产业需求爆发在即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龚维松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海量数据的应用,加上“棱镜门”事件,正将中国本土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向“爆发”前沿。国家发改委22日下发《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继去年该专项后的又一次“政策红包”,力求“四两拨千斤”,给予相关企业引导和支持。

      侧重四大领域

      记者注意到,此次专项主要针对金融、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面临的信息安全实际需要而来,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包括金融信息安全领域、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安全领域、信息安全分级保护领域、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等四大领域。

      其中,金融领域又包括,智能入侵检测产品、高级可持续威胁(APT)安全监测产品、面向电子银行的Web漏洞扫描产品、金融领域应用软件源代码安全检查产品等;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又侧重高性能异常流量检测和清洗产品、云操作系统安全加固和虚拟机安全管理产品、高速固态盘阵安全存储产品、大数据平台安全管理产品等。

      再者,该专项还提出,在上述四大领域中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试点示范。

      其中在金融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开展一体化信息安全风险感知体系试点示范;支持商业银行开展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系统安全态势监控试点示范;支持商业银行、信息安全专业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对电子银行系统联合开展金融领域钓鱼网站和金融诈骗事件安全应急保障试点示范,探索银行、机构和政府部门合作的新模式,建立联合处置、及时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

      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在金融、能源、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服务领域,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围绕主要业务应用,采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产品,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应用试点示范。

      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领域,在电力电网、石油石化、先进制造、轨道交通领域,支持大型重点骨干企业,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建设完善安全可控的工业控制系统。建立以杜绝重大灾难性事件为底线的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完善工业控制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机制和规范。

      需求爆发在即

      业内人士指出,信息安全产业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我国信息安全产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比不到1.5%,而欧美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达到8%-12%。信息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整个产业“爆发”在即。

      “电子政务、金融、军工、电力等行业对信息安全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信息安全产品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3%,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8.03亿元。”华创证券认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份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而根据《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突破670亿元,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高于全球的信息安全产业20%的增速。

      据工信部测算,今年1-5月份信息消费的规模已经达到1 .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新兴消费信息消费领域的服务和产品快速增长,以家庭宽带接入、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为依托的新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利用电信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发送垃圾短信息、散布有害信息、实施诈骗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对此,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日前表示,除了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信息惠民”工程、丰富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还要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有资料显示,在国内信息安全市场,国外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比在6:4左右,本土品牌在政府部门的份额优于外资,但在行业级市场,因技术水平的差距而落后于外资品牌。但是,“棱镜门”事件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我国各方面对本土信息安全产品的需求。

      相关报道详见A5·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