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金融货币
  • 6:海外
  • 7:证券·期货
  • 8:财富管理
  • 9:财富管理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光大证券自营规模不及“乌龙指”成交15%
  • 汇丰PMI数据提振 港股低位反弹
  • 方正证券收购
    中期期货60%股权获批
  • 光大席位增持空单
    期指合约延续升水
  • 海通证券
    上半年盈利增逾三成
  • 沪指日线三连阴 创业板指四连阳
  • “8·16”事件余波未平 券商担忧创新业务受影响
  • “8·16”阴影渐散 反弹有望重启
  •  
    2013年8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证券·期货
    光大证券自营规模不及“乌龙指”成交15%
    汇丰PMI数据提振 港股低位反弹
    方正证券收购
    中期期货60%股权获批
    光大席位增持空单
    期指合约延续升水
    海通证券
    上半年盈利增逾三成
    沪指日线三连阴 创业板指四连阳
    “8·16”事件余波未平 券商担忧创新业务受影响
    “8·16”阴影渐散 反弹有望重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8·16”事件余波未平 券商担忧创新业务受影响
    2013-08-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曾雯璐 ○编辑 李剑锋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仍在发酵,“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步凸显。更多券业人士开始关注该事件对券商创新业务的影响,比如前期热议的个股期权业务。此前海通证券发布事件点评称,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或将影响到未来对量化投资的行业监管和风险控制加强,短期创新政策再次回到徘徊期。近日,多家券商人士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出此类顾虑。

      北京某券商金融衍生品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监管层的态度还无从得知,不过个股期权的推进很有可能受到影响。目前来看,预计正式推出至少要一年以上了。”

      海通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丁文韬也认为,伴随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影响,市场热传的个股期权、T+0交易等短期内出台可能性较小。“此次事件暴露出的量化投资方面的风险控制问题势必将引起监管层的高度关注。未来,监管层将强化在量化投资、衍生品投资等创新投资方式的合规监管和风险控制。同时,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是券商创新的重要方面,此事件有可能会触发监管层对券商创新风险的担忧。”

      不过据记者了解,在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发生之前,上交所就召开过一次面向券商的个股期权全真模拟座谈会,已将新一轮个股期权仿真测试安排延后至12月份,表现出相当谨慎的态度。据券业人士推测,延后原因或是大部分券商在制度、系统和人员方面的投入和准备尚不充分,另外上交所还安排了集中的业务培训。

      一位参加了座谈会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首批已经参加过测试的券商这方面准备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其他券商还相对不足。上次座谈会就是督促券商领导层面更重视一些,也多给一些准备时间。”据悉,该座谈会要求会员券商在培育合格的投资者、合适的管理制度、控制规范还有培育精干的业务团队等各方面同步推进,争取今年年底前全面达到全真模拟的条件。

      而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带来的后续影响,让这一切更添未知。上述金融衍生品部人士称:“这次事件对券商创新业务的推进具体影响有多大还不清楚,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个股期权的仿真测试会不会再度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