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就在其他企业都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谋求上市,国内排队上市企业已多达近千家的大背景下,飞鹤乳业却在美国退市了。
据报道,6月底,飞鹤国际董事长兼CEO冷友斌宣布,公司私有化工作在历时8个月后终于完成,冷友斌同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亚洲私募股权部门联合以每普通股7.4美元现金的价格,总计1.46亿美元,公开回购了公司约50%流通股股份。这也意味着,飞鹤的美国上市公司之名将就此画上句号。飞鹤公司名片上的“中国首家美国纽交所上市乳品企业”也将不能保留。
10年前,飞鹤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随后在2005年4月转到纽交所,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乳企。但从2009年起,飞鹤国际股价自每股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最低曾跌至每股2.2美元,其余大半时间徘徊在每股6至7美元之间。由于近年来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打压太厉害,公司经营和股价长期不成正比。企业上市的目的是融资,但当下的金融形势似已断绝了飞鹤国际的融资希望。在这种情形下,每年还需支付2000多万元维护成本,实在是得不偿失,显然继续维持已没有意义。
不过,据市场分析人士分析,飞鹤国际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市,可能与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及蒙牛闪电收购雅士利等有关,飞鹤或许想通过退市,跻身国内市场并购,以扩大飞鹤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这些年来,飞鹤的发展却落在了蒙牛、伊利等同业的后面,以至于到今天为止,飞鹤仍然还是一个地方性品牌,其影响力也主要在东北地区和少数北方城市。造成飞鹤发展缓慢,一方面可能与企业的经营策略、经营思路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企业在美国上市有关。在美国上市规则的严格约束下,飞鹤这些年走的是条很不同的路。
要知道,美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是极为严格的,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对投资者负责,否则,就会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查处。对飞鹤来说,自然不能像国内其他企业那样不惜采用一些不规范经营行为去竞争,扩张的速度也就没有其他企业快了。如收购其他企业、随便调整价格等。
还有,融资受到严重制约。正如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所说的,由于中国概念股受到打压,以及美国在再融资方面要求比较严,飞鹤除上市时从证券市场获得了一部分资金之外,多年来基本没有再能筹集到更多资金,这就使得飞鹤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受到资金的约束,扩张的难度也就大增。
另外,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美国的管理制度下,对产品、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质量要求相当高,监管格外严厉,一旦企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很有可能就会破产。所以,飞鹤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要比国内其他企业的要求高得多,在发展过程中就不可能如其他乳品企业一样,通过收购中小企业、与奶农联合等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而必须建立自身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不能不使飞鹤在发展速度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然而,也正是因为美国在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严格监管,飞鹤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没有出现一例问题产品,这给飞鹤提供了一次业务“井喷”的机会,单月增长率曾一度达到600%,2009年第一季度的奶粉销售额更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8.4%,增至1076亿美元。虽然后来因为红杉资本的退出,使飞鹤发展势头受到重创。但是,美国上市给飞鹤品牌带来的品牌效应与积极影响,却是其他国内企业所无法相比的。
如果飞鹤在美国退市以后,能在规范经营和产品质量监管方面仍然按照美国上市公司的要求去做,并引入和吸收国内乳品企业的其他先进经验。那么,飞鹤的未来将是十分美好的。从这个角度看,飞鹤美国退市或许是为自己构建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中国企业从来不缺发展速度方面的“高手”,却很缺发展质量方面的“行家里手”。现在的问题是,一心等待重新振翅高飞机会的飞鹤是否还能坚持其高质量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