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焦点
  • 5:公司
  • 6:市场
  • 7:观点·专栏
  • 8:艺术资产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 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人物
  • A16:基金·私募
  • 黄小坚:稳中求进 自我超越
  • 立足产业研究 洞悉成长股投资的核心逻辑
  •  
    2013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15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A15版:基金·人物
    黄小坚:稳中求进 自我超越
    立足产业研究 洞悉成长股投资的核心逻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立足产业研究 洞悉成长股投资的核心逻辑
    2013-09-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专访信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黄小坚

      玩手游、看电影、搞智能穿戴、做智慧城市……在今年这个牛股集中爆发,各种主题概念层出不穷的市场中,如果说“老牌”基金经理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已成为行业“通病”,那么信诚基金的投资总监黄小坚绝对是个例外!

      为了更好的体会移动互联网,他果断将手机换成了iphone。用他的话来说,苹果手机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互联网从室内向室外迁移,使受众从几千万家庭到几亿个人,甚至将来会完全融入我们的家居生活。

      因为敞开心胸,真心学习,这个有着十多年从业经历的资深基金经理,在成长股的投资上可圈可点,其管理的信诚优胜精选今年以来业绩超过30%。

      对于后市的投资,黄小坚认为,新兴产业依旧是布局的重点,如环保、电子、天然气、娱乐等,很多企业正在逐步形成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

      “单纯以‘创业板’和‘主板’来对个股进行贴标签式的投资操作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做的是,立足产业研究,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平衡好企业盈利和市场估值的双重因素。”他坚定地认为,对于目前的股市不要存在恐惧心理,基于深刻认识和产业分析基础上的投资机会,是绝对值得把握的。

      ⊙本报记者 吴晓婧

      做好投资关键在于找对方向

      投资是一项“长跑”,最重要的不是奔跑的速度,而是找对了方向。

      显然,何谓对的方向,市场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从基本经济规律上去寻找投资逻辑和原因,这意味着,TMT、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是必须要把握好的投资方向。”黄小坚认为,中国目前的投资机会的出现,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并且这种转变才刚开始。

      在偏宽松的流动性支持下,今年以来股市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呈现出一种较为极端的结构性牛市,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产业和公司涨幅巨大,而传统周期行业却“跌跌不休”。

      不过,由于预期下半年的流动性会紧于上半年,黄小坚认为,下半年市场将比上半年相对平淡,流动性的限制可能使得大盘蓝筹股机会有限,市场风格转换依然难以实现。

      但平淡的大盘表现并不代表无法做好投资,在其看来,新兴产业多处于起步或者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经济应该还可以保持每年6%-7%的增长,中国人民的需求还未得到广泛满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所以还是股市依然存在足够多的结构性机会。

      “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消费方式的变化,这其中就蕴含着不错的投资机会,以电影行业为例,影视传媒行业今年以来涨势良好,但这种表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种可持续的一个行业整体的变化。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电影的消费主力已经变为85后-90后,他们具有很强的购买力,所以电影行业的兴起反映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此外,近年新兴技术的层出不穷,黄小坚认为,固定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才刚刚开始,牛股会持续翻番,会带动TMT行业的发展。比如市场热炒的手游,当智能手机普及后,尤其是近期微信5.0版本推出后,会发现大家碎片化的时间都用来“打飞机”了。

      “不只是影视传媒和TMT行业,环保行业和医药等行业都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目前,环境污染的速度远大于环境治理的速度,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强调环境治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支出也会大规模增加。”

      回过头来看,今年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牛市,但现实的情况是,即便在这个牛股集中爆发的市场中,大部分投资者却并没有赚到钱。事实上,创业板一路走高的过程中,也不断有人提出创业板风险大、估值泡沫的言论。

      在黄小坚看来,这就是投资的“艺术”,估值的“艺术”。他坦言,市场对于企业的估值的弹性相当大,而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在“大涨”的股票上犯错误,难以持续的坚守,这时候就需要立足于产业和公司的研究,从企业的成长空间来看,上述新兴产业的行情并没有走完。

      对“泡沫”的另一种认识

      TMT和医药板块牛市集中爆发,也许有人会有疑问:目前这两个板块估值处于高点,新兴产业股票是否已经涨到顶部?这种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现在还可以投资新兴产业吗?

      “中国目前的投资机会的出现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并且这种转变才刚开始。”在黄小坚看来,新兴产业的上涨不是因为情绪,也不是因为人为操纵,而是因为新兴产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得到了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所以这种上涨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今年成长股大幅上行,有一定的宏观因素,货币政策在逐步收紧,周期性行业盈利恶化,此外,就成长性股票所在的行业而言,TMT、环保等,这些行业的增速其实是在加快的,一部分是因为外延式的并购在加快,另一部内生性的增长也在加速。”

      不过,他也坦言,推动TMT、环保、医药等板块强势上涨的原因除了基本面外,当然有一部分个股在“跟涨”,好的成长股和差的伪成长股都在上涨,这必然意味着泡沫是真实存在的。“是泡沫终究就会破掉,但不是上涨就意味着泡沫。”

      在其看来,“决定是否出现了泡沫,是要看企业基本面是否能跟上估值的提升,从PE来看,如果价格上涨,但企业盈利能够跟上,就意味着没有泡沫。”

      “市场的泡沫主要存在于一些质地差的股票上,如腾讯上市后涨幅接近了100倍,但大家还是不觉得有泡沫存在。”

      有意思的是,黄小坚对于“泡沫”还有着另一种认识,在其看来,泡沫是产业高速发展的催化剂,当一个行业出现泡沫,有着很高的估值溢价时,这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本的涌入,从这个角度来看,泡沫并不是坏事情,会加速产业发展和优胜劣汰。

      不过,黄小坚也坦言,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虽然多,但新兴产业基本面的评估比传统的基本面评估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经过了前期的普涨,后续的投资则面临着“大浪淘沙”,需要进行深度挖掘,找到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当然布局的时机也很重要,但由于对于企业进行估值弹性较大,更重要的还是成长性。

      “相对于前阶段的普涨,后一阶段的投资相对难度更大,其一因为成长股估值普遍偏贵,其二,企业能否持续成长,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如果说此前的投资是比拼覆盖面的话,后续的投资比拼的则是眼光。但作为一个投资人,其精力是有限的,都存在着认识的盲区,所以立足于产业的研究,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更好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