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晖
转变增长方式,实施产业升级的大目标,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了。现在的问题是路径,走哪条路才是关键。
说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其实就是要让资本和劳动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这很像是卖月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只是月饼盒,装潢再考究漂亮,人们在乎的还是里面的东西。收益率最终要靠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最终反映的是品牌。
所以,产业升级的核心,其实就是创造品牌,中国给世界当制造工厂的路已越来越艰难,有了品牌,就能提高卖价,甚至调动全世界为你打工。看看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全世界都趋之若鹜。
这些年来,国内的品牌出了不少,尤其是微品牌,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天津的煎饼果子,就有各种各样听起来很亲切的牌子,四姐啊,二胖啊,听起来就像是自己的街坊,但都连锁了,价格也涨了50%以上,即使到了晚上10点,还能看到许多人在排队。但说到底,晚上卖煎饼果子的摊儿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摊只在上午卖,中午就收摊。味道呢,确实好,纯正的绿豆面,包装也上档次了。据说果子果篦也是专门定制的,和一般的味道不一样。这是我看到的最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
现在类似煎饼果子的品牌并不少,君不见马路上几乎所有的小门脸都有了品牌?麻辣烫、拉面、中西点心、夫妻肺片、糖炒栗子、蜂蜜、烧鸡熟肉、内蒙新疆的小食品什么的,各种微小的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了。为什么?因为产权是自己的,所以,是我要升级,而不是要我升级。品牌,既是自己的饭碗,也是后辈儿孙的饭碗。
现在有个现象,一说产业升级,似乎就是建设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其实呢,都要打个问号。金融中心依赖于金融体制改革、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世界的认可,定价权不是想有就能有的;科技中心,则需要产生天才的教育体系、包容狂人的企管体系、保护知识产权防止山寨盗版的监管体系,说起来,我们都还差得远。
大企业很难创新,中外皆如此,因为大企业创新要触动原来的思路和权力体系,企业依靠过去的思路发展得很大了,为什么要改?所以,柯达在数码技术面前土崩瓦解了。从历史上看,经济的格局本来就是,小企业创新发展成为大企业,大企业就该小心谨慎地追求二次蜕变,如果做不到,至少要追求长寿。这样的优胜劣汰、新陈代谢,才能让经济运行生生不息。现在大企业喜欢兼并,但很多买了商品的大顶。拿了地王,却没有想到限购了;拿了煤矿,煤价跌下来了;论证白酒多年,终于收购白酒企业,结果白酒产量过剩了。
另一个现象是,一说产业升级,就要做奢侈品,就要替代进口。其实很不容易。有中国传统优势的东西还可以,比如白酒中药凉茶,但化妆品、手表、运动休闲服装、时装就比较难。因为这些东西需要几代人的积淀,需要文化修养的长期陶冶,修鞋修包也算皮匠的活儿,但做不出LV、爱马仕来。这些东西需要氛围,或者说,需要气场。没有足够的经历,没有足够的视野、品味,怎么可能做出引领世界时尚的东西呢?
有的服装企业持续进步,但挤到老三位置的时候,就没有后劲了,老大老二稍微打一下,就摔下来了。不就因为底蕴跟不上,以至设计跟不上、营销跟不上、关键时刻对策跟不上么?本质上说,还是积淀不够。
再透彻一点说,产业链就是食物链,比如瑞士表,瑞士人做了几百年了,历经残酷竞争之后站稳了,我们想替代,谈何容易?曾有红酒行内人说,我们的葡萄酒也是有历史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是唐诗啊!没错,如果您依据大唐文化做中国葡萄酒,那就不该叫“解百纳”,否则在文化上就没有占据红酒文化的高点。
升级一定要符合我们自身的条件。不妨说,升级就像股市的底部,走过来了,回头看才知道。经济转型也是如此。以笔者之见,以我国的实情,眼下应该从微创新开始做起,以此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创造微品牌,形成微创新的汪洋大海。经济就有活力了。
如果村子里不外出打工的人,把外出打工者的土地承租过来,就不至于撂荒,如果再想办法种出无污染蔬菜来供应超市,规模效应出来了,品牌效应也出来了,这算不算创新呢?依此类推,海边的水产行不行?山里的蘑菇可以吗?
产业升级,不用想那么大,尤其不要想人为地创造形势,甚至创造规律,远的如大跃进,近的如光伏,都是前车之鉴。只要让每一个人把事情做好,把人力成本、人的聪明才智注射到产品里面去,不一定非要做出ipad来,把微创新做好了,微观上就是让每个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宏观上看,就是人民改变国家的命运。十几亿人,一直在微创新,了得吗?
阿基米得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在今天,产权,就是产业升级的支点、经济发展的支点、国家富强的支点。在经济转型时,放权固然重要,但产权更值得重视。(作者系知名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