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调查
  • 4:要闻
  • 5:新闻·金融
  • 6:新闻·市场
  • 7:新闻·市场
  • 8:新闻·财富管理
  • 9:新闻·公司
  • 10:新闻·公司
  • 11:新闻·公司
  • 12:新闻·融资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从昂贵社会
    转向低生存成本社会
  • ■披沙录
  • 我心中永远的万国梦
  •  
    2013年9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从昂贵社会
    转向低生存成本社会
    ■披沙录
    我心中永远的万国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昂贵社会
    转向低生存成本社会
    2013-09-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高连奎
      《世界如此危机》
      高连奎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3年4月出版

      ⊙高连奎

      

      在《世界如此危机》中,笔者提出了“世界3.0时代”的概念,而世界3.0时代最大的特点,概而言之,就是“贵”,主要表现为“高物价”和“高税收”。

      “贵”,在中国的汉语中通常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高贵,富贵,主要指能享受到超出一般的物质或精神待遇,另一方面的则是指价格昂贵。我们现代人就处于这样一个“贵”的时代,环视四周,今天我们普通人所能享受到各种产品或服务都远远超过了专制王朝社会的地主或王公贵族。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昂贵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让现代人感觉不堪重负。

      在此,可以从一个一个给人类带来好处的科技发明作一番梳理。19世纪50年代,出现了洗衣机,20年后,电冰箱问世,又过来10年,电话和汽车横空出世,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家用空调, 30年代,人类放弃了用明火取暖的方法,开始进入暖气时代, 40年代,出现了电视, 5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生活,这些发明创造如今都已成了现代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产品,而每一个新的科技产品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现代,更高贵,但都需要我们付费。因此,与之相伴的是我们的生活也不断变的昂贵起来。

      除了这些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昂贵感之外,还有人类为适应这些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付出的费用。比如,多数现代公民都接受了大学教育,这不用多言,大家都能理解,而经济发展本身也能带来物价的升高,这主要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升高,这却是生存必须型消费的主要项目。另外,还有生活方式转变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成本增加,当人类由农村转向城市生活时,交通费、通讯费、物业费等都是免不了的。

      现代人的生活之贵,不仅表现为现代生活所需产品的越来越多,还表现为税收越来越重,而税收并不仅仅用来供养官员和支付社会管理成本,更大的部分是为了消费公共产品,经济学将社会产品按消费属性的不同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不可拆分性,无法直接供给个人,只能对社会整体性供给,因此这类产品很难由私人企业提供,只能由政府提供,或是政府提供更合理。在古代,这种产品主要表现为“国防”和“治水”,这也是政府起源的基础之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对公共产品的依赖也就越高,并且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公共产品的供给。现代生活在传统的国防和治理水患之外,更增加了难以计量的新项目,比如公共道路的修建、公共环境的清洁、现代商业的监管等,比如大家生活在城市,出门就需要公共道路,公共道路只能由政府来修建,我们在外面时随手抛弃的垃圾,也需要政府雇佣的清洁工来统一处理,而公共道路和公共垃圾的清理往往又不适宜采用向私人收费的方式,只能由政府的税收来支付。除了这些纯公共产品之外,其他还有一些本来可以由私人消费,但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平,又不宜由私人直接消费的产品,比如义务教育,国家的基础科研等,除了这些国家还要承担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关怀等,这些都需要税收,而这些林林总总的项目开支加到一起,在发达国家几乎可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其实,现代人所能享受到的现代化生活,差不多有一半就是靠公共产品来维持的,除去这些公共产品,现代人的生活水准不仅会下降,而且社会根本就不可能正常运转。

      当然,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进入3.0时代,因此也有必要追溯前面的两个时代,才能更好地认识发展人类发展的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而所谓世界时代也只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之后的产物,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之前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很少,也根本谈不上相同的模式。

      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前,并不存在统一的世界模式,而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之后,人类先后发展出了两种社会模式,也即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世界模式1.0”,在这种自由主义模式下,政府担当着“守夜人”的角色,社会经济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蓬勃发展,而“西方国家表面上也拥有了一切:财富、政治智慧和军事力量”,这个模式持续了约500年。第二个阶段是“世界模式2.0”,在这种福利主义模式下,政府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服务性”功能,从铁血宰相俾斯麦注意到德国“工厂立法”的益处起,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改善工人福利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往往能引致微观福利和宏观发展并驾齐驱的共赢格局。这个模式持续至今,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显示出这种模式在充分进化后已经呈现出“福利超载”等弊端。然而,去福利化绝对解决不了福利超载的问题,反而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本次国际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盲目的“去福利化”所致,“去福利化”的结果是贫富差距过大。所以,世界上福利程度较高的国家,比如北欧、德国经济都还算不错,而福利比较低的国家,比如南欧,美国、日本经济危机都很深。

      福利超载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倒退不是出路,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只能用更加现代化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更加现代化的方式就是“世界模式3.0”。“世界模式3.0”时代是笔者对未来的一种前瞻,一种对未来社会的解决方案。在笔者的理论设计中,这是一种“低生存成本社会”模式,所以笔者也将其称为“新福利社会”,因为这是对世界模式2.0,既对现有福利社会的改进。其核心主张就是“低税收,低物价”,因为现代人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高税收和高物价。

      现在人类仍然处于世界模式2.0时代,然而人类每一种模式的转变,都是基于对社会的认识的转变,人类从前资本主义时代,走向“世界模式1.0”时代实现的是从“奴役社会”向“自由社会”的转变,而人类从“世界模式1.0”时代走向“世界模式2.0”时代是实现的是从“风险社会”向“保障社会”的转变,而现在要从“世界模式2.0”时代转向“世界模式3.0”时代,实现从“昂贵社会”向“便宜社会”的转型,只有“低生存成本社会”模式才可以做到。

      (作者系中国睿库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