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市场
  • 4:新闻·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基金经理紧盯宏观政策动向 情绪偏乐观
  • 告别“宏观决定论”
  • 主题投资与成长股陷阱
  •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  
    2013年9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基金经理紧盯宏观政策动向 情绪偏乐观
    告别“宏观决定论”
    主题投资与成长股陷阱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告别“宏观决定论”
    2013-09-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宏文

      

      近期看到一份关于私募基金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很有意思。

      调查显示私募机构对未来4个月宏观经济走势不乐观。56%的受访阳光私募认为,经济将继续下降或者还有反复。调查显示,28%的阳光私募认为经济走势还将有反复,6%的私募认为宏观经济增速将大幅向下,22%的私募认为经济将微幅下降,17%的私募认为经济将保持现状,17%的私募认为经济将缓慢回升。

      此外,接近七成私募机构判断,未来4个月上市公司整体景气状况一般。调查结果显示,12家私募认为下半年上市公司基本面景气状况一般,占到受访阳光私募的比重为67%;4家私募判断上市公司基本面景气状况较差,占比为22%;1家判断上市公司景气状况较好,1家选择不好判断。

      机构这样的判断自然有它的逻辑,但透过数据可以发现,私募机构整体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就是个“乱”字,分歧极大、逻辑不同、对实战指导难度很大,在市场上亦难见合力,总体上看,宏观预判乏力、对市场认识欠缺变通,相当程度的解释了今年私募机构整体业绩不如公募的原因。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新一届政府对宏观经济转型期的态度日渐明朗,调控转型政策暗流汹涌,令投资人对宏观经济周期判断难度加大。

      但同时,过于看重宏观经济周期在投资中的作用,也是不少机构的问题所在。

      把宏观经济周期的判断放在所有判断的最前面,是自2008年后,已成为整个投资界的一个习惯。但在过去1年多的周期内,这样的周期判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公募基金经理早早体会到了宏观周期乱了、看不懂了的问题,于是早作调整,这在今年上半年体现了不错效果。

      从骨子里来说,股票市场是个多因素决定的市场,股价对哪些因素敏感、对哪些因素不敏感,是有原因的。这样的影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宏观周期波动大的时候,如2008年,宏观对于股市影响巨大。但到了2013年,这个因素可能就不再能解释股价的许多波动了,这是宏观经济决定论被动摇的又一个原因。

      新的金融工具则是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上周末,随着国债期货的开市交易,势必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对于股市、债市乃至基金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变量的出现。适应中国资本市场,衍生品时代的大变局,是每个投资者都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