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全球贸易规则悄然调整:中国如何出招
  • 应对复杂外贸环境要有新思路新对策
  •  
    2013年9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研究·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研究·宏观
    全球贸易规则悄然调整:中国如何出招
    应对复杂外贸环境要有新思路新对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应对复杂外贸环境要有新思路新对策
    2013-09-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1.积极推进汇率改革

      一方面,短期内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建立由市场决定汇率的机制,由汇率“中间价”逐步市场化入手,增加汇率弹性;加强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制度建设,给予市场要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更大的权重;在严格资质核审的基础上,促进汇市交易参与者构成成分多元化,形成更具活力的市场格局。

      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根据不同项目的开放难度与当前开放程度,由简入难、由易入繁,短期内进一步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中期内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2.切实降低企业负担

      当前,释放改革红利,保持市场稳定,最重要的是激发微观主体——企业的活力与动力。

      一方面,企业承担的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具有刚性,难以通过政策减负实现下降。可考虑将政策重点落实在降低企业交易与运营成本上,进一步减少对外贸企业的审批环节,清理不必要税费,降低企业行政费用支出,同时加强外贸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国际贸易资讯系统,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加强多边与双边谈判,减少贸易壁垒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另一方面,结合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的契机,提高财政资金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加快出口退税税款返还速度,进一步降低对外贸企业的税费,在公共服务方面对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财政优惠。

      3.加强国内自贸区建设

      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建议下一步,一是尽快公布上海自由贸易区总体实施方案,在实施细则与配套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充分研究与借鉴TPP与TTIP的标准与规则,在贸易、金融等方面改革突破固有思维,加大革新力度。

      二是以上海自贸区为重点,适当在温州、深圳、天津等地增加不同规模自贸区试点,成熟一个,推广一个,不断探索改革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发展。

      三是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自贸区重点以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物流、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配置为主,杜绝招商过程中沿袭以制造业为主的老路。

      4.注重短期资本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国际资本管理应长短结合,既兼顾短期应急措施,又注重长期规则制定。短期内,防控热钱借道跨境流动,要加强进出口真实性审核,防止高报出口和低报进口,抑制热钱流入的势头。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美国等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动向,为防止跨境资本大规模回流发达国家做好预案。

      长期看,资本监管制度建设应将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建设。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预警系统,科学制定短期游资流入流出天花板与警戒线,一旦触及危险区域,就应启动应急预案,如对外资证券、房地产等资本市场投资征税等;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热钱对人民币汇率升降的敏感性;推动国内金融部门稳健经营,消除金融脆弱性。

      5.积极参与区域经贸合作谈判

      新一轮区域自由贸易谈判已经启动,中国一方面应抓紧练好内功,逐步完善金融、服务、证券市场等方面制度建设,提高外资进入的可操作性,主动与国际自由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新标准和新规则接轨。

      另一方面采取重点突破战略,有选择地加强与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部分国家(如瑞士、韩国等)建立双边或多边贸易联盟,通过此类贸易联盟逐步扩大、增强在本区域的影响,提高加入泛区域贸易协定组织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