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股市行情
  • B4:市场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金融创新扑面而来
  • 三名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 阿里强势入主天弘基金
  • 艾宝俊兼任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
  • 深交所举办创业板
    第四期董秘后续培训班
  •  
    2013年10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金融创新扑面而来
    三名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阿里强势入主天弘基金
    艾宝俊兼任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
    深交所举办创业板
    第四期董秘后续培训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创新扑面而来
    2013-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苗燕 郭玉志 金苹苹 ○编辑 孙忠
    尤霏霏 制图


      从银行到券商,创新脚步越来越快。

      银行方面,银监会上月批准了包括工行、建行、交行在内的11家银行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独立发行资产管理业务。截至目前,尽管终极方案尚未落定,但各家试点银行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从中也可以令市场窥见一些操作模式的端倪。

      近日,场外期权业务在券商柜台市场悄然启动。该业务的启动将对券商盈利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借自贸区东风,上海航运金融创新和国际化步伐正悄然提速。

      银行试点独立发行

      资管计划仍待细则

      ⊙记者 苗燕 郭玉志 金苹苹 ○编辑 孙忠

      

      消息人士透露,银行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独立发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具体操作模式和细则仍待落地。

      银监会上月批准了包括工行、建行、交行、平安、民生、光大、中信、浦发、招商、兴业,以及渤海银行在内的11家银行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独立发行资产管理业务。

      然而,与以往先明确规则,后确定试点机构名单有所不同,此次试点是先圈定试点名单。据悉方案仍在讨论之中,目前并未正式落地。

      

      试点产品或区域化销售

      尽管终极方案尚未落定,但各家试点银行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从中也可以令市场窥见一些操作模式的端倪。

      一位获得试点资格的某国有大行零售银行部门人士透露,该行目前正在开展相关产品前期设计的准备工作。“最先推出的产品与原来银信产品有些类似,银行利用一部分客户或者项目的融资需求,将这些资产包做成单一计划的理财产品发售给投资者,把实体经济中的融资需求与银行理财资金进行对接。”

      该人士同时透露,按照监管层的要求,试点的银行理财资产管理产品应该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且进行单独核算,不再是目前常见的资金池运作模式。但由于这类融资需求的规模相对较小,大多为2—3亿元的水平,与银行平时发行的大众理财产品动辄10亿元的资金规模相距甚远,因而试点的资产管理计划很可能在分行层面进行。

      “也就是说具体的产品由分行根据自身的融资项目进行上报,总行批复后仍在分行层面进行销售,而不是原来的全国范围内发行。”此外,除了可能的地域性销售外,这类试点产品或也将针对高端客户进行发售。“因为规模的限制,这类产品的发售对象也比较适合高净值客户,因此私人银行的客户也可能较早‘尝鲜’。”

      

      投资二级市场“没那么简单”

      针对有媒体称“银行理财资金有望投资二级市场”的说法,业内人士表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一位权威人士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前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禁止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二级市场股票或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若银行理财资管计划开户直投二级市场,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修改完善,这需要很长一段距离要走。

      而对于银行理财资金入市,银行业内人士的观点普遍也是“谨慎,再谨慎。”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多以稳健型为主,因而银行对于理财资金入市均持审慎态度。一家股份制银行资管部负责人表示,银行试点的操作都将在“栅栏”内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试点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规范发展理财产品融资。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对理财业务的定性,是“银行理财业务本质上,是受投资人委托而开展的债权类直接融资业务”。

      尚福林强调,要按照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原则推动理财业务创新。他透露:“可建立专营机制,按照相应标准对资金募集、投放、风险等进行严格管理,主要赚取管理费,严禁利润分成,严禁风险兜底,严禁‘脱实向虚’。”一位银行的财富管理部人士分析说,可能这就是理财产品资产管理业务未来发展模式的规则。

      首单场外期权业务悄然现身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梁伟

      

      场外期权业务在券商柜台市场悄然启动。

      近期,国信证券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首单场外期权业务落单,充当一款结构化理财产品提供量化投资工具。

      分析人士称,期权因可以组合变化出各种收益结构,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场外期权规模在成熟市场更是占到期权市场的半壁江山以上,该业务的启动将对券商的盈利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单场外期权业务落单

      据悉,国信证券近期与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2013年版)》及其补充协议,随后双方又签订了交易确认书,这标志着国信证券柜台市场首单场外期权业务正式开展。

      国信证券为此单业务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准备。据悉,此次发行的产品为一款结构化理财产品,定位为市场联动产品,期限为半年,收益为3%或6.75%。产品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品种,以获得3%的保本收益,再用一部分资金向国信证券购买沪深300看涨期权,如果交易到期日沪深300指数上涨,则可以通过行权获得额外3.75%的收益,使总收益达到6.75%,如果到期日沪深300指数下跌,则投资者还能获得3%的保本收益。

      这款结构化理财产品是国信证券推出的“金倍赢”沪深300指数场外期权系列之一。系列产品具有不同的投资期限和杠杆倍数,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需求。目前仅对金融机构开放,暂时将自然人投资者排除在外。

      

      投资需求广泛

      场外期权也叫做柜台期权,是指在非集中性交易场所进行的非标准化的金融期权合约的交易,场内期权与场外期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期权合约是否标准化,它的特点是量身定做,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期限、流动性、投资风格、市场观点等多方面的需求。

      场外期权除了能用来构建结构化产品外,还可以作为单独的交易品种。

      在场外期权悄然落单之时,场内期权也在火热筹备当中。据悉,上交所目前已初步确定个股期权业务方案、风险控制体系、结算方案,年内启动全真模拟交易。

      期权有着广泛的投资需求,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风靡的投资工具之一。据申万统计,2012年期权全球总成交量为99亿张,自1995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接近20%。

      上海证券分析师袁冠群认为,近两年来,我国已经相继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业务,这些创新业务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慢慢改变了我国股市单边市的特点,投资者可以试图利用这些新产品做套利和对冲。如果未来市场中有了期权的存在,那将使得投资者具有更多更广的选择去控制现货市场的风险。

      业内人士看好场外期权业务的发展。国信证券相关人士认为,从成熟市场经验来看,场外期权将成为银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创设产品的重要工具,由于固定收益和期权构建的结构化产品在海外颇受投资者的青睐,固定收益投资确保了到期获得保本收益,期权部分则允许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涨或下跌的情况,获取额外收益。

      全球首个运力交割航运衍生品今上市

      ⊙记者 宋薇萍 ○编辑 秦风

      

      上海航运金融创新和国际化步伐正悄然提速。

      记者获悉,全球首个“运力交割”航运金融衍生品——南北线煤炭运力衍生品合同(合同代码NS)今日起在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SSEFC)上市交易。

      作为全球航运衍生品领域首个以实际运力交割的衍生品合同,该合同将更贴近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满足交割条件的买(货)卖(船)双方将在合同到期后按相应的交割手续进行交割,双方按约定分别交付货物和船舶,完成实际运输合同。

      这意味着,船公司如果有闲置运力,除了试图通过传统方式找到货主,如今还可以通过SSEFC衍生品平台寻找客户。

      在衍生品市场现货月抛出运力,即可实现运力的实际交易,有助于船公司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同理,货主如果有运输需求,除了试图通过传统方式以外,如今也可以通过衍生品平台实现从最近1个月内到最远12个月内的实际运力交易。

      根据合同细则,该合同标的为中国沿海煤炭运力,报价币种为人民币,报价单位为100吨,合同价值为“1手=100 吨”,最小变动价位为2 元/百吨,合同系列为1 至12 月份,结算价为合同当日全部成交的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计算的加权平均价。

      新合同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设计升贴水,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0%。当前航运市场依旧低迷,各航运企业资金周转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业内人士认为,10%的保证金比例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了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促进了交易活跃程度。

      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笛透露,公司正在筹划升级出口集装箱运价衍生品,并计划明年推出基于国际干散货的衍生品;随着自贸区细则的进一步明确,公司还期待发展境外会员,让海外公司也能参与国内的运价衍生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