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新闻·金融
  • 6:新闻·市场
  • 7:新闻·财富管理
  • 8:新闻·公司
  • 9:新闻·公司
  • 10:新闻·公司
  • 11:新闻·公司
  • 12:人物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胜女”耶伦
  • 强硬与柔软间
    她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
  • 大家说耶伦
  •  
    2013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人物
    “胜女”耶伦
    强硬与柔软间
    她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
    大家说耶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强硬与柔软间
    她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
    2013-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秦风

      

      旅程有多美,过程也有可能有多残酷。对耶伦来说,制胜的关键在于她找到了强硬与柔软间的微妙平衡点。

      

      工人的拥护者

      一些美联储雇员称,如果耶伦成为美联储主席,她在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方面面临挑战。

      过去数年中,耶伦坚定不懈推动新的沟通政策,也曾因此跟同事产生冲突。

      当上副主席后,耶伦负责对美联储各个研究部门进行考评。期间,耶伦被指曾对重要的内部货币事务部门大发雷霆。

      但和一般政策制定者高高在上的形象不同,耶伦异常关注那些社会中的个体,尤其是那些在经济衰退过程中苦苦挣扎的人们。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美国的工人们和他们家庭拥有着拥护者,那就是耶伦。

      耶伦对这些人们的生存状态尤为关注,她说,有太多的美国人依然无法找到工作,并且担忧他们如何支付账单并支撑起他们家人的生活。

      耶伦曾在工会发表演讲,表示失业对她而言不仅仅是数据,长期失业对工人和他们的家庭是毁灭性的。

      这种介于铁娘子和柔情之间的风范,在学生时代的耶伦身上就已闪烁。

      就读布朗大学时,耶伦原本打算攻读数学,但后来转而念了经济学。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但她在校时曾登上学生报纸,而角色竟然是抗议者。

      

      严谨的思想家

      在朋友们的眼中,耶伦踏实、严谨、沉稳,但不失亲和力,并且坚持要把问题想透。她一头标志性的银色短发令其显得干练而富有魅力。

      她对疑问执著的探究同样存在家庭生活中。1977年,耶伦在美联储的一个餐厅遇见了她后来的丈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他们在第二年的6月份结婚。

      阿克洛夫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自传中写道:“我们立刻喜欢上了对方,并决定步入婚姻殿堂。这不仅仅因为我们的性格很好地契合,还因为我们对宏观经济的看法一致。”

      朋友们将阿克洛夫形容为思想的喷泉,耶伦则搭建起了一个研究框架,她是一个更严谨的思想家,善于搭建和操控理论模型。

      “当阿克洛夫浮现一个想法,耶伦会说:至少有9个原因证明这个想法很愚蠢。”

      柏克莱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两人的好友戴维·罗默说,“而如果耶伦只能想到四个原因,那么这便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这是一种不可思议且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与丈夫之间对某一经济问题经常进行的激辩,让耶伦始终保持思考。

      耶伦的同事们形容她为数据狂人,她不断质疑并测试其通过仔细工作勾勒出来的经济图景。她绝不会即兴地在美联储会议上做出决定甚至发表言论,她总是会提前认真地研究、准备。

      

      自信的领导者

      在耶伦整洁的办公桌上,电脑屏保显示的是她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家中五彩缤纷花园的照片。她和丈夫共同经营着美满的家庭,耶伦私底下喜欢远足和烹饪,并且偏爱古典音乐。

      选修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依然记得她在课堂上的一些谈论,“她会和大家谈论美联储的食堂。”

      耶伦的学生说,她告诉我们“你可能会觉得这样一个食堂应当精心布置,例如有餐垫和服务或是香氛,但事实上,只是一些罐头水果和干酪,并且还装在塑料盘子上。”随后耶伦会露出微笑,“这让你意识到,她只是一个和普通人一样在做着普通的事情。”

      当耶伦因为出色的沟通能力被委以重任,领导美联储的内部沟通委员会,向公众传达其目标和政策计划时,她做到了。但在弥合美联储内部不同意见方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她去完成。

      聪慧和独特的领导风格,或许预示着耶伦将比伯南克有着更高及更具进取心的政策要求。

      或许一开始难以适应,但耶伦从不惧怕冲突,这比伯南克更为自信,也让其在强硬和柔软的作风间找到了微妙的自我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