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新闻·金融
  • 6:新闻·市场
  • 7:新闻·财富管理
  • 8:新闻·公司
  • 9:新闻·公司
  • 10:新闻·公司
  • 11:新闻·公司
  • 12:人物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witter冲击
  • 人脑2.0
  •  
    2013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科技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科技
    Twitter冲击
    人脑2.0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脑2.0
    2013-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19世纪末的一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哈德肯,乘坐自己发明的时间旅行机器,去了80万年后的未来。

      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历月球破碎、冰河时期等大浩劫后,人类分化成两个种族:生活在地面上的伊罗伊族和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族,原有科技几乎全部毁灭和湮没。

      意外的是,亚历山大在原属于纽约图书馆位置的山谷中,遇到了纽约图书馆管理员沃克斯——一位他在21世纪就曾见过的全息“虚拟人”。

      沃克斯是一个靠核能驱动的大型数据库,外表看起来和真人一模一样,拥有人类的感情和记忆。亚历山大在21世纪的纽约图书馆中见过他,没想到80万年后,沃克斯仍然“活”着,目睹几十万年中人类的毁灭和重生。

      《时间机器》中,西蒙·威尔斯把“永生人”的诞生设定在21世纪,现在有人给出了更精确的时间:沃克斯将在2045年诞生。

      当人脑进入一个2.0的新时代,一切皆可能。

      

      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人脑概念题材异常活跃,迄今已被5度爆炒。有关人脑技术研究进展情况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人脑概念股活跃的导火索。下一个大市场,就存在你我深深的脑海里。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秦风

      

      一脑一宇宙。

      星际旅行这事儿,人类早就拿出了一套又一套可行性方案,可对于长在自己身上的“小宇宙”,依旧知之甚少。

      “作为人类,我们能够确认数光年外的星系,我们能研究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但我们仍无法揭示两耳间三磅重物质的奥秘。”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达自己作为一个人类的尴尬后,全球都开始化“尴尬”为力量,脑部大开发,成为今年科技界一大亮点。本周,一项雄心勃勃的脑科学计划在瑞士洛桑启动。

      人脑,也要2.0。

      

      大脑可视化

      软件工程师扎克·沃特,32岁,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右腿。这原本让他闷闷不乐,但情况很快好转,今年9月,沃特装上了全球首个由人脑意念控制的仿生腿。最近,沃特用仿生腿登上了世界最高的大厦之一。

      在华盛顿大学,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项实验,通过仪器让罗杰西·拉奥的意识,指挥另一间实验室里的安德莉亚·斯托克的手指,并完成一些动作。

      我们那两斤半的大脑里,有上千亿个细胞,几乎相当整个银河系星体总数;有数百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有着上千个跟其他神经元“握手”的突触。

      不过,“脑子不够用”依然是全民共有的抱怨。

      如果将大脑比作一个城市,目前的技术只能使我们看到这个城市的大概轮廓,却无法了解里面发生了什么。

      10月7日,一项雄心勃勃的脑科学计划在瑞士启动。得到欧盟资助的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不仅要了解人脑里的奥秘,还想借助计算机模拟出一个人类大脑。

      此前,欧盟宣布在未来10年投资超10亿欧元,开启“人类大脑工程”。

      隔海相望的美国,对该领域同样雄心勃勃。

      奥巴马政府今年推出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的研究计划。这一计划将耗时1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在2014财年,美国将重点资助9个大脑研究领域。

      一旦人类大脑图谱像谷歌地图一样清晰,每一个想法就是一座城市,所有痛苦都将被精准标定。

      到时候,慢性疼痛、毒品上瘾、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和孤独症这些棘手的问题和疾病,都可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无敌记忆力

      去年,Zip大叔靠着一首《我的钥匙在哪?我的手机在哪?》(Where’s My Keys?Where’s My Phone?)在英国一炮而红。

      令人懊恼的健忘就这样催生了一首万人传唱的神曲,也在科技界激发了新创意。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英特尔启动了一项模拟人类大脑活动的技术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能够“明白”用户想法的装置。

      该公司首席技术官贾斯汀·拉特纳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用户把车钥匙落在家里,这种装置会记住用户放钥匙的地方,还会自动提醒用户在出门前带上车钥匙。

      来自谷歌的科学家们,用1.6万块电脑处理器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模拟神经网络,结果在无外界指令的自发条件下,该人工神经网络学会了识别猫脸。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数年前就说过,谷歌的搜索功能最终将集成在人类大脑中,当他们“思考某事而又对其缺乏足够了解时,便能自动获得信息。”

      

      数字化永生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21岁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一直被禁锢在轮椅上。上个月,在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首映式上,现年72岁的霍金表示人脑可能独立于人体存在,并可被拷贝到电脑中。

      霍金说,“大脑就像一个电脑程序,所以理论上来讲是可以将大脑拷贝到电脑上的,而这也许可以给长生提供另一种可能”。

      虽然不知道霍金的预言是否会成真,但一些实际运用层面的探索正在进行中。

      本月,澳大利亚道路安全专家展示了首个“注意力控制”汽车,这种汽车利用头戴设备监测驾驶人员的大脑活动,以提醒驾驶者不要分心。

      神经工程学公司Emotiv的首席技术官杰弗瑞·麦加利向人们描述了这种技术:该车的加速器能被一种带有14个传感器的头戴设备监视,监测驾驶者大脑活动类型和活动量,据此判断驾驶员是否注意力分散。

      “我们无法读出大脑的思想,但我们可以大体衡量出大脑内部正在发生怎样的改变。”麦加利说。

      

      颠覆性实验

      随着人脑工程推进,人们的常识也将被颠覆,比如一个大脑控制一个身体。

      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首次证明了人际之间大脑信号传输的可能性,他们试着让一只大脑控制两个身体。

      在上文提到的这项探索中,实验者罗杰西·拉奥佩戴着用于读取大脑信号的电子设备,同时注视着一个视频游戏。游戏中,拉奥想象着提起自己的右手手指,令人惊讶的是,这驱动了另外一位实验者斯托克手指的运动。后者当时坐在另一个实验室中,他们佩戴着能向大脑发送磁刺激信号的设备。

      来自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则开发了名为“脑门”的脑机接口,帮助瘫痪的人在没有护理人员帮助的情况下喝咖啡。

      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与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则公开了仅用意念就可以操控电视、空调等技术的实证试验现场。

      今年6月,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举行了一场名为“全球未来2045”的特殊学术会议。大会上,谷歌首席工程师雷·库兹韦尔声称,未来30年,技术得以使人类的大脑意识被上传至计算机,实现永生。

      由俄罗斯富豪资助的“2045计划”也宣布启动。迄今为止,全球多国5000多名科研人员和志愿者都报名希望参与这一计划。

      

      争议机械脑

      在2045大会上,全球首个真正有效的基因测序技术开创者丘奇表示,通过融合生物兼容材料、3D打印、干细胞技术和遗传学的突破,人类将会创造出新的机器,它们更像生物体、而不是智能手机。

      类似半机械人、机械脑的猜想也引发一场争论:科技是否会让人类大脑更愚笨。

      47岁的办公室经理吉恩·斯奈德说,她并不害怕蜘蛛、蛇或者牙医。但有一件事始终让她惴惴不安:车载定位仪GPS罢工。她在自己的爱车上装有一部GPS,过去五年来,她从未看过任何一张地图、注意任何一个地标,或者尝试从A地到B地的新线路。“我已经成为一个GPS僵尸。”她说。

      《纽约时报》执行主编比尔·凯勒写过一篇专栏文章,担心上脸谱网会让他13岁的女儿心智衰退。

      本周,科技博客BI发布文章说,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一无所有,不会说话,不懂得如何咀嚼食物,或是使用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最终,我们开始适应生存的环境,开始咿呀学语,并将字组成短语,用短语组成句子。但要成为高手,必须不断训练,即所谓“刻意练习”。

      然而,科技对大脑的威胁一直存在。机器让我们减少运动,身体肥胖。新型机器可以辨认物体特质并像我们一样学习,也许它们比我们学习的速度还要更快。所以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上的能力或许会出现退化。

      但也有观点认为,问题不在科技,在于人们自身对科技的态度。

      无论如何,在全新的2.0时代,人脑和科技的关系将越来越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