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汽集团在自贸区成立的子公司,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获得自贸区营业执照的企业,将被打造成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汽车海外出口的一体化平台。此外,爱建股份、百视通等上海本地国企也已瞄准自贸区,抢占各产业发展先机。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邱江
上海市国资委近日举办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专题辅导报告和动员会”(下称“动员会”),首次提及将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与自贸区建设联动。上证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当天会议有上海国资系统各单位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监事会主席,以及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等近200人到场,基本囊括上海各领域核心国企。
昨日,上海自贸区首批入驻企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这是上海自贸区8日起正式受理入驻企业登记注册申请后的第4个工作日,即首个“领证日”。据悉,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证明4天全部办妥并发放,而以前至少需要近20天,尽现自贸区的行政效率与改革魅力。
下一步,哪些国资国企改革内容将与自贸区建设对接?上海哪些国企将深度参与建设、抢占政策先机?他们能否从中获益?风险又从何而来?
对接“走出去”战略
在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尽快推进国际化发展、培育跨国巨头产业集团被提升到核心政策导向之一。“大家感到,当前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上,在‘走出去’资源共享和人才储备上,在国际化规则的运用上还有差距。要加强横向联动与纵向整合,培育一批跨国企业集团。”上海国资委主任王坚不久前在内部座谈会上强调。
记者采访获悉,就在国资委举办“动员会”前后,多家被寄予“跨国巨头”厚望的本地国企已摩拳擦掌,意欲抢占政策先机。
典型如汽车产业。日前上汽集团在自贸区成立子公司——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被打造成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汽车海外出口的一体化平台。
“相较区外企业,自贸区能够为企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为企业进行国际投融资提供更好的平台。根据集团的海外市场开发计划,结合传统零部件进出口业务的自然增长,未来自贸区业务规模将快速攀升。未来五年内有望超过销售200亿,到2030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以上。”上汽集团财务总监谷峰在接受采访时称。
据上海自贸区现有政策预测,上海汽车国际商贸公司可为上汽集团的国际贸易业务降低20%以上的资金、贸易、运输、仓储等成本。除上汽集团已投建工厂的英国以及泰国,正在规划中的上汽中东地区、南美地区销售服务公司也将通过自贸区平台获得更为便捷的国际投融资渠道。
谷峰还介绍,上汽集团在自贸区业务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把进出口业务板块转移到自贸区内,享受政府给予的高效率运转等优惠政策。
第二步是提升自贸区内公司附加值,购买10万平方米的土地来建设汽车散件运作中心,形成年度50万台/套的运作能力,在自贸区内对汽车KD散件的拆分以及重新打包,经过自贸区发往海外市场;并计划把当前承载上海汽车物流业务的安吉物流整合进自贸区。
第三步是视政府未来对自贸区金融等相关政策,在自贸区内设立海外直接投资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浦东保时捷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与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一起成为首批获得自贸区营业执照的企业。
“在现有政策下,国内车企进入自贸区既有助于产业纵向整合,也便利于推动海外战略、加速横向收购。”上海自贸区相关人士对记者分析,“但同时,跨国品牌也在谋求进入自贸区,降低贸易、运输、仓储等成本,并有利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除保时捷外,捷豹路虎、劳斯莱斯、宝马等跨国车企均有意入驻。”
上汽集团只是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上海国资委系统内部屡被标榜的“走出去”样本——光明食品集团也正磨刀霍霍,寻觅自贸区建设与其国际化战略的契合点。
各业国企“渗透”自贸区
事实上,除意在国际化的企业外,更多上海本地国企已瞄准自贸区,抢占各产业发展先机。
如金融业的爱建股份拟在自贸区新设业务子公司,日前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正积极准备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的材料申报工作,争取早日注册成功。
爱建股份相关人士介绍:“公司目前正构建‘1+6’的战略业务布局,分别是爱建信托、爱建资产、爱建产业、爱建资本、爱建融资租赁和爱建财富管理公司。今后,爱建将借助上海自贸区建设契机,形成各板块业务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爱建资本和爱建融资租赁已于今年6月左右相继成立并开始业务拓展,争取在下半年贡献业绩;爱建财富管理公司正在组建,争取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
客观而论,上海国资体系内爱建股份具有更多观察意义。2012年下半年,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范永进调任公司董事长,终结其多年来反复重组的经营乱象。目前,公司提出明晰的金融发展战略,并推动高层市场化选聘、市场化激励的制度建设——这亦契合未来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方向。
又如文化业的百视通,其与微软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投资14.5亿,目标是新一代家庭游戏娱乐技术、终端、内容、服务等领域。
百视通、微软、自贸区——三者间的合作被市场解读为游戏主机XBOX的入华牌照,但显然只是最初步之意义。
从更深层面上看,自贸区为国企、外企在一定范围内重新构建利益结构、创新盈利模式、摸索监管底线创造了空间;昔日海内外“两条水平面”上的资金、技术、人才,渐将在自贸区内融汇,并释放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