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调查
  • 4:要闻
  • 5:广告
  • 6:新闻·金融
  • 7:新闻·市场
  • 8:新闻·公司
  • 9:新闻·公司
  • 10:新闻·公司
  • 11:新闻·融资
  • 12: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明星经理一拖多流行基金圈
  • 前三月私募业绩排名显示行业动向 私募大佬重新夺回话语权
  • 机构收缩投资战线 ETF普遍遭遇净赎回
  •  
    2013年10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新闻·财富管理
    明星经理一拖多流行基金圈
    前三月私募业绩排名显示行业动向 私募大佬重新夺回话语权
    机构收缩投资战线 ETF普遍遭遇净赎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前三月私募业绩排名显示行业动向 私募大佬重新夺回话语权
    2013-10-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弘文 ○编辑 于勇

      

      一向激烈竞争的私募行业在10月份显示出最新的动向。高歌猛进上半年的市场新锐们的业绩排名低沉,而同时,重阳、淡水泉、鸿道等一批风格稳定的老牌机构业绩亮眼,整体占据行业潮头。坚持基本面导向的私募大佬们,似乎要年末再次抢回行业的话语权。

      大幅切换的业绩榜单

      根据好买的第三方统计数据,截至10月15日,过去3个月各家私募基金的业绩排名出现明显起伏。

      规模超过20亿的大型私募机构中,重阳投资一马当先。截至10月11日旗下13只产品平均增长率为21.19%,其中10只产品涨幅达20%以上。另外,君享重阳和汇金重阳两只产品分别取得了24.13%和21.35%的成绩,上述业绩大概可以在318只股票混合型产品中列到第2和第4。

      北京的淡水泉产品的整体业绩也明显回升,根据好买的数据,截至10月11日,由赵军管理的30只各类产品平均收益为12.5%以上。其中近一个月平均斩获6.7%,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只有1%。

      由孙建冬领衔的鸿道投资管理的私募产品业绩回报也大幅上冲,截至9月30日,旗下6只产品过去3个月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7.81%。这样的平均业绩若放回公募也是前10%的身位了。

      与之相比,一些风格灵活的新生私募在过去3个月内收益排名开始回落,上半年收益一度逼近100%的创势翔一号截至9月18日的3个月收益为7.07%,回报率已经回落到行业中游。

      稳定的投资风格

      从过去3个月的视角看,此轮业绩大幅回升的私募机构整体投资理念并非一致,但都秉持多年练就的稳定的投资理念。这或许是和上半年蹿升很猛的一批新兴公司最大的不同处。

      比如重阳投资一贯以“发现并投资确定的低估成长公司”作为投资研究的核心,不论牛熊市场皆能坚持始终。从风格上说,重阳投资更加偏向于“逆向投资”,强调对具备持续护城河的公司,极低估值处买入,以较小的下行风险来补偿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依赖这个体系,重阳可以在一系列的低估值的价值股中挖掘到别人挖不到的机会,最近两个季度报表显示,重阳重仓持有的燕京啤酒、青岛海尔、上海机场都有不错表现。

      而鸿道投资则坚持“远望+守拙”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以全球经济的高度指导资产配置,同时加强对市场、行业和个股的深入分析和客观判断。既注重整体性地理解,也关注把握具体投资机会。从具体配置上看,公司配置的方向较为广泛,投资的医疗设备、智能手机等产业链的公司也有持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