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遭遇资金冷落
创业板昨天再度下跌近3%,而从近期资金动向上看,无论是公司重要股东,还是普通的融资客,在分得创业板盛宴的一杯羹后,纷纷选择了暂且撤离。
与萎靡不振的主板相比,创业板今年的表现可谓风光无限。在市场不断的惊叹和质疑声中,创业板指从年初的717.30点开始,一连攻破数个整数关口,截至10月9日,报收于1415.83点,较年初涨幅达到97.38%,几近翻番,牛冠全球各大股指。
然而,自10月10日创下1423.96点新高之后,创业板指突然拐头向下,截至31日收盘,距离新高已经累计下跌了186.60点,跌幅为13.13%,而在今年6月两市的暴跌中,创业板距离当时的高点调整幅度最深也只有9.7%。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文化传媒、通信服务、互联网等前期创业板热点轮番下跌,整个创业板甚至无法找到明显的止跌企稳迹象。
公司重要股东的连续减持,也随着创业板行情的低迷受到市场的关注。创业板正式登陆整整4年的时间里,据统计,共有284家创业板公司遭到重要股东的减持,总计减持金额达到482.6亿元,其中近一年来的减持金额就占了303.6亿元。
10月以来,虽然创业板开始下跌,但重要股东的减持欲望却丝毫不减。据统计,10月8日至30日,创业板共有37家公司重要股东出现减持,总金额达到11.07亿元,其中金额最高也是最受关注的一次出现在28日,华谊兄弟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马云减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合计1046万股,减持均价24.81元,共计套现2.6亿元,自此,马云已经抛出了所有华谊兄弟可流通股份。马云清仓权重股华谊兄弟,更让创业板雪上加霜,减持次日,华谊兄弟一度跌停,在之后的两个交易日内累积下跌9.7%。
相比于股东套现,融资数据的变化更能体现出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对行情的判断。还是以华谊兄弟为例,自今年1月31日进入两融标的以来,融资余额就开始了迅猛的增长,其中以7月24日股票复牌后的数据最为明显,融资余额从7月24日的7.6亿元一直增加到10月10日的最高29.3亿元,增长幅度达286%,随着资金的不断推动,股价也不断创出新高。
但是从10日的第一个跌停开始,融资余额就开始快速下降,一路降至30日最低的22.6亿元,短短15个交易日融资余额就下降了23%,这在两市总融资余额迅速攀升的背景下是十分罕见的。
同为创业板权重股的碧水源、机器人等个股也在10月份出现了融资净买入额为负的现象,这说明了一部分融资客也在近期创业板调整之际选择了获利了结、撤出资金。
股东的套现,融资客的撤退,资金都开始纷纷撤离创业板,创业板一夜之间从"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但是,当"烫手山芋"稍稍降温之后,是否会重新得到市场的垂青,持续追踪这些资金的动向,或许能对创业板后市的判断有所借鉴。
(本报数据研究部 费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