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注意到公报在某些方面着墨不多,有些方面与预期不同,其实,着墨的多少并不是改革重要性排序的指标。只要在清单上列出的各个领域,就意味着这些领域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无论放在什么样的重要位置都不为过。
□左晓蕾
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列出的一份改革清单,与之前释放的改革领域的预期基本一致。公报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制度完善,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健全法治而不是人治的法律制度,宣布成立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事实上已勾画了未来中国改革的整体画面。据此,解读公报,笔者倾向于不找“亮点”,而是在“深化”层面上加深理解。
首先,需要认识清楚为什么制度的完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今天国人对改革有很多不同的期待,从对公报的关注点就可以看出,因为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群体关注不同的侧面,也就是说,不同的群体都有各自希望改革达成的目标。如果不同群体按照各自方式寻求利益最大化,难免会伤害其他人的利益。只有通过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才能力求在各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才能获得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合理的制度,是推动社会公平公正和谐发展的保障。不论哪个领域的改革,都要以制度建设和完善为目标。哪个领域的制度越完善,哪个领域的改革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一言以蔽之,推进政府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一整套合理合法的制度,所有的改革要围绕完善各领域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个目标。
其次,深入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公报重申,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仍然是“硬道理”。怎么发展?当然绝不会走简单的GDP挂帅的老路,而制度建设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的内容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而不是过去的“基础”作用,完善金融市场体制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部分;加快政府从对市场的主导作用向有效作用的转变;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能促成国家长治久安的财政体制保障;健全城乡统筹一体化改革的体制机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的互相促进,推动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加快自贸区的建设和推动“混合经济”的发展是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的体制性安排;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是经济制度改革的重头戏。
通过经济制度的建设和改革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正确的。全要素增长理论认为,持续增长不是简单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要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环境的和谐和制度改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生产力受到生产关系的束缚,就要改变生产关系才能释放新的生产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制度的改变将释放巨大的经济活力。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肯定和支持农村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的新的农业生产制度,释放了巨大的劳动生产力,一举改变了我国农业的面貌,同时也支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城市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的多种所有制共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抓大放小,国企改革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建立深圳特区试点,引进外资承接全球产业转移,鼓励加工贸易出口,促使中国成了世界制造业中心。我们相信,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提升,政府职能转变后挤出效应的减少,更高程度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一定会释放更为巨大的新增长动力。
第三,还需深度认识公报强调的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意义。35年来,中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法制观念并未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升,反而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法制环境的诸多不尽如人意。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法制经济。所有的市场行为必须敬畏法律,否则就会出现不择手段擅自伤害他人利益,剥夺他人权益,牟取违法所得的犯罪活动。而法制社会的建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首先需要像公报中指出的那样,深化行政执法体制、司法运行机制改革,确保司法执法的公正,同时全社会需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报中强调的宪法法律的权威,建设法制社会。
另外,中央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进入深水区,任何一项改革可能都面对利益的重新划分,所以改革最大的障碍是来自利益群体的博弈。过去的许多改革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改革措施不能全面有效得到执行有很大的关系。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其职能是“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小组的成立,使确保改革成功有了体制保障。笔者猜想,要能行使这样的职责的“小组”,一定是个超脱所有部门的,非常有领导力、执行力的,集智囊和权威于一身的机制。
至于有评论注意到公报在某些方面着墨不多,有些方面与预期不同,其实,着墨的多少并不是改革重要性排序的指标。只要清单上被列出的各个领域,就意味着这些领域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硬要说什么更重要,笔者认为,改革的结果一定是让大多数人过得更好一些。如果改革的结果“仅仅”只是让有钱的人有更多的钱,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那绝对不是改革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城乡二元体制的改变,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让农民在新一轮改革中走出低收入陷阱,无论放在什么样的重要位置都不为过。(作者系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