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将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以及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陈其珏
在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大方向后,商务部率先表态将进一步放宽部分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外资准入限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9日称,商务部将切实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期将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以及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国家发改委研究院国际经济综合室主任王海峰对上证报记者说,确定放宽外资准入的领域之后,政府审批环节可以剔除负面清单中的很多项目,改革头绪更清晰,行政效率也更高。
《决定》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用了专门的篇幅进行描述,其中放宽投资准入成为首要的改革领域。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放宽外资准入投资在开放经济背景下是顺理成章的,也是投资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在国际收支平衡上的驾驭能力更强,不应该惧怕外资对重要经济领域产生冲击。”
梅新育拿电子商务举例说,中国的淘宝网这么强,并不是说放开了外资,外国电商进来就一定会造成冲击,“外商服务业在华的交易规模没有优势,放宽准入不用担心市场被垄断。”
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特别是服务业和投资环境的改革方向,也让外商企业商会备受鼓舞。中国美国商会会长葛国瑞说,在服务业方面,中国美国商会已经看到中国在一些领域做出了开放的承诺,“这些领域的开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在扩大开放、投资准入方面,沈丹阳说,近期商务部还将加快推动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
“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沈丹阳说。
有专家对记者说,早些年为了扩大吸收外资规模,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的是“超国民待遇”,此后,中国在外商投资管理方面逐步取消了一些限制和门槛,也开始更多的给予国民待遇。随着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也会更加公平。
沈丹阳还表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外资投向科技中介、创新孵化器、生产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此外,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