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金融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T9:汽车周刊
  • T10:汽车周刊
  • T11:汽车周刊
  • T12:汽车周刊
  • T13:汽车周刊
  • T14:汽车周刊
  • T15:汽车周刊
  • T16:汽车周刊
  • 国企改革大战略:变身纯粹市场主体
  • 盼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化机制
    能尽早确立
  • 招商招来在逃嫌犯,卷走农民工100万
  • 比特币如此火爆
    揭示了什么
  • 信号显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将有三大变化
  •  
    2013年1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国企改革大战略:变身纯粹市场主体
    盼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化机制
    能尽早确立
    招商招来在逃嫌犯,卷走农民工100万
    比特币如此火爆
    揭示了什么
    信号显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将有三大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盼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化机制
    能尽早确立
    2013-1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机制的效力,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既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过程,又是金融宏观调控过程。所以,货币政策操作必须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以及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程度高等市场环境基础。

      □王 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以实现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加快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运行机制尤为重要。

      金融宏观调控,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就在于政策操作和执行,包括政策操作的基础、传导机制、决策机制和评价机制等,目的是提高金融宏观调控行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最终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到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时候,为此,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就央行而言,其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既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过程,又是金融宏观调控过程。在金融市场化改革逐步到位的条件下,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间目标,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化影响并引导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直到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这整个过程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以市场为依托的间接调控性,调控主客体有较规范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行为,各项政策措施都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间接地发挥作用。同时,货币政策操作必须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以及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程度高等市场环境基础。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已取得重要成果。央行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环境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与此同时,央行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创新性地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跨出步子更大。自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9月下旬,央行继续稳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是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二是推动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三是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进一步丰富金融机构市场化负债产品,为稳妥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在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上,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化特征非常突出。央行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通过逆回购、发行央票等公开市场操作与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工具有效组合,进行“锁长放短”操作,及时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资金波动,提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维护了市场稳定。

      展望未来,金融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这就要求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机制应尽快建立起来。

      首先,坚持市场化调控的新理念,尽快实现市场化调控目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建立基于稳健货币政策的市场化调控与传导机制,坚持市场能决定的由市场决定,淡化基于信贷规模管制的直接调控机制,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保持定力,精准发力,适时适度预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另外,人民币市场化改革步伐不妨再快一点大一点。

      其次,加快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促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独立自主经营,形成硬化的财务风险约束机制。通过股份制改造,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的真正市场化运作,以及银行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全力促进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信用风险、期限长短、利率风险大小以及资金筹集成本和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对金融产品自主合理定价,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的同时,又能更精准、高效地达成金融宏观调控效果。

      再次,加快完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机制的效力,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所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就成了提高金融宏观调控传导效率的基础。为此,应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加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包括市场竞争、同业拆借、供求关系、抵押贷款、国债回购、价格监控等一系列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目标,确保金融宏观调控传导机制的运行高效畅通。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