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新闻·金融
  • 5:新闻·市场
  • 6:新闻·财富管理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市场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昔日污点搅黄35亿元借壳案 黄宏生败走华润锦华
  • *ST中钨下周一摘星脱帽
  • 东华软件拟1亿元设云计算子公司
  • 否决原因实时“见光”
    重组审核透明度提升
  • 利亚德高于市价定增 2亿收购金达照明
  • 京运通索赔收尾:江西赛维以持股抵偿
  • 恒天海龙多名前高管遭处罚
  • 华邦颖泰5亿收购百盛药业28.5%股权
  • 京东方A 5.5代AMOLED生产线投产
  •  
    2013年11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昔日污点搅黄35亿元借壳案 黄宏生败走华润锦华
    *ST中钨下周一摘星脱帽
    东华软件拟1亿元设云计算子公司
    否决原因实时“见光”
    重组审核透明度提升
    利亚德高于市价定增 2亿收购金达照明
    京运通索赔收尾:江西赛维以持股抵偿
    恒天海龙多名前高管遭处罚
    华邦颖泰5亿收购百盛药业28.5%股权
    京东方A 5.5代AMOLED生产线投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否决原因实时“见光”
    重组审核透明度提升
    2013-1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徐锐 ○编辑 吴正懿

      

      围绕重组被否原因的“猜谜游戏”可以休矣。上证报记者观察发现,监管部门近期对并购重组的审核披露出现了细微变化:即在披露上会审核结果的同时,对重组被否原因予以同步公告,整个审核流程的信息披露更加及时透明。

      11月20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召开2013年第38次会议,根据审核结果,洪城股份、国电南瑞的资产重组方案获得有条件通过,而创维数字借壳华润锦华的方案则未获监管部门“放行”。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审核公告中,新增了并购重组委对华润锦华的审核反馈意见,公司的被否原因“一目了然”。

      事实上,并购重组审核意见反馈的“提速”此前已露出端倪。今年10月17日,上海莱士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上会被否。次日,并购重组委以补充公告的方式披露,上海莱士重组被否的主要原因是,拟收购标的邦和药业2013年年底取得GMP认证存在不确定性。

      回看以往案例,在并购重组审核之后,反馈结果的发布往往要在数月之后,由此导致市场对相关公司被否原因猜测纷起,投资者甚至上市公司都无法及时知晓真正原因。

      例如,昆明交投重组上海科技的相关方案今年5月14日遭监管部门否决;公司在6月14日方披露监管部门向其下发的不予核准决定,且相关公告仅选择性披露了部分内容;直到7月12日,证监会网站才完整披露了公司重组被否的真相。

      “上市公司重组事项对股价影响非常大,投资者对审核结果都极为关注,但在以前,由于审核反馈信息披露不够及时,投资者无法第一时间知晓公司重组被否究竟是硬伤还是瑕疵,无法据此做出继续持股或卖出的决策。”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从实际案例看,由于涉及问题并非实质性障碍,部分公司在重组审核被否后,立即启动了继续推进重组的事项。“如能第一时间获知问题的严重性,有利于投资者及时做出后续的投资判断。”上述人士说。

      从监管风向看,从拟IPO企业预披露材料提前披露,到拟IPO企业名单和并购重组审核企业名单定期公布,都可清晰折射出监管层对及时、准确、透明、公开的信息披露要求。

      在并购重组方面,监管部门亦在不断完善审核机制。就在本月上旬,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推动跨部门平行审核机制,缩短并购重组在审核路上的时间,提高审核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