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信息披露
  • B3:信息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货币政策“三重分化” 全球市场震荡加大
  • 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  
    2013年11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研究·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研究·宏观
    货币政策“三重分化” 全球市场震荡加大
    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2013-1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工研金融观察·2013年11月

      总策划: 詹向阳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研究总监

      兼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课题组长: 樊志刚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邹民生 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课题组成员:马素红、程实、宋玮、王婕、罗宁、郭可为、吕振艳

      赵幼力、王小娥、朱妮、李露、杨荇

      ■ 国内方面:10月,CPI温和上涨。本轮CPI上涨峰值已过,后几个月CPI涨幅将小幅放缓。10月新增贷款小幅回落,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社会融资规模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大幅减少。银行间市场利率总体上行,流动性稳中偏紧。人民币汇率年底前升值速度将放缓。A股先扬后抑,未来或小幅上行。

      

      ■ 国际方面:10月下旬以来,在美日欧经济增速有所加快、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美联储未来可能缩减资产购买规模、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频繁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市场波动有所加剧。后市,美元在保持强势的同时震荡将有所放大,新兴市场货币分化依旧,全球股市震荡会加剧;油价有望企稳回升,全球债市仍将黯淡。

      价格总水平:CPI温和上涨,PPI降幅扩大

      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较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涨幅扩大,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分别为2.3和0.9个百分点;当月CPI环比上涨0.1%,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反映出供给旺盛背景下产能过剩的压力仍然较大。

      我们判断本轮CPI上涨的峰值已过,后几个月CPI涨幅将小幅放缓。PPI方面,近期国际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使得输入型压力减轻,国内经济和工业生产的改善程度有限,以及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局面也使得PPI缺乏上涨动力,预计后几个月PPI的降幅将在目前水平上略微扩大。

      

      社会流动性:流动性有所收紧,新增贷款有所回落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0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分别比9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94万亿元,同比增长8.9%,与9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10月M2增速较快主要是去年低基数效应以及近几个月外汇占款较快增长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10月M2绝对量较9月大幅减少7213亿元,过去历年里这种情况比较罕见,说明M2其实是一个相对较弱的增长。同时,M2增速高出M1增速5.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存款结构中定期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显示企业对未来的投资较为谨慎。

      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单月社会融资规模为8564亿元,比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大幅减少5485亿元和4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外币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同比少增1237、1040和1127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减少1925亿元,成为社会融资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也使得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上升至59.1%,较去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央行对于非标资产的管理使得社会融资规模重新回到以信贷为主的模式。

      10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061亿元,同比多增7亿元,较9月少增2809亿元。从历史数据看,10月信贷新增量大多是全年最低值,因此属于正常的回落。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04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1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3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0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14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额较三季度各月2300-2500亿元的新增规模大幅减少,表明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10月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资金增长放缓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逐步放缓,并在债券购买上更为谨慎,预计未来几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将进一步下滑,M2增速也将有所放缓。考虑到目前14.3%的M2增速已远离13%的年初目标,预计今年难以实现年初目标。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回笼,资金面稳中仍然偏紧

      进入10月份以来,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较三季度末有所放松。10月17日,央行意外没有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任何操作,此为7月30日逆回购操作重启以来的首次暂停。央行这次暂停逆回购主要意在表明货币政策维持稳中偏紧的政策意图。

      10月16日央行网站刊出新闻稿,明确表态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上比较宽裕,下阶段将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同时,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首次提出“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强调“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当前及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定下了基调。

      整个10月,央行累计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404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半年的资金净投放。与此同时,作为今年货币政策的创新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的月度余额于近期披露。6-9月,常备借贷便利余额分别为4160亿元、3960亿元、4100亿元和3860亿元。总体来看,央行仍然延续了前几个月“锁长放短”的操作方式,即通过续做三年期央票冻结长期流动性,通过SLF和逆回购提供必要短期流动性支持来实现对市场流动性的精准调节。

      银行间市场利率总体上行,市场资金面趋于紧张。10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84%,比9月上升0.3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9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86%,比9月上升0.3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03个百分点。

      从月内走势来看,国庆长假以来,受存款准备金补缴以及长假后资金集中到期的影响,银行流动性承受一定的压力。为此,央行展开了较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同时,随着10月中旬存款准备金退还以及月中对资金需求的降低,银行间市场利率逐渐走低。进入10月下旬后,受公开市场“零操作”以及财政存款上缴的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趋于紧张。

      10月下旬开始市场利率呈现较快上升的态势,银行间市场7天利率一度升至5%左右,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创下5年新高。月末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进入11月份以后,资金面转向宽松,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一度回落至3.5%左右。此后央行再度暂停逆回购操作,进入11月中下旬以后,资金面再度趋紧,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回升至5%左右。

      出于对外汇占款延续升势、年底财政集中放款、通胀压力渐起等因素的考量,预计央行仍将通过“锁长放短”的政策组合维持目前紧平衡的流动性状态,年底前开展正回购操作的可能性较大,而市场利率将总体保持较高水平。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兑美元较大波动,年底前升值将放缓

      10月,人民币汇率经历了较快升值后连续贬值的较大波动。在18个交易日里,最大涨幅为65个基点,最大跌幅为43个基点。国庆节假期结束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追随其他非美货币走高,人民币兑美元保持强势升值,但进入月末,受海外市场美元反弹及市场上购汇盘影响,人民币中间价连跌4日至接近月初水平。

      10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55个基点,升值幅度0.09%,2013年累计升值幅度达2.33%。进入11月以后,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较强,加之美元指数持续走软,在岸、离岸市场人民币走势都较为强劲,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刷新汇改以来新高,截至11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逼近6.13关口。

      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目前水平基本保持稳定,预计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不会突破6.0,汇率走势以双向浮动为主。

      

      股票市场:10月震荡中小幅收跌,未来可能小幅上行

      10 月,沪深两市A股呈现出先扬后抑的震荡走势,股指小幅走高后回落。当月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收于2141.61 和8444.41点,较9月分别下跌33.06和70.17 点,跌幅分别为1.5%和0.8%。

      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涉及行政体制、金融体系、财税体制等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不少领域的改革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给A股市场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此后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上证综指一度突破2200点。

      从成交情况来看,10月份沪、深两市成交额较上月增、减不一。沪市月度成交额为2.11万亿元,环比萎缩17.5%,日均成交1165亿元,环比减少12.7%;深市月度成交额为2.24万亿元,环比增加4.8%,日均成交1247亿元,环比增加10.6%。

      未来,国内经济增长稳步放缓的大趋势基本确立,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已经公布,社会各界对未来中国改革格局和经济社会走向均寄予较高期望,这些都构成股市长期走强的重要基础,中国股市可能已经进入了新一轮上升的长期通道。短期看,出口形势严峻、内需较为疲弱、通胀压力增大、地方债务和房地产市场风险上升、流动性较为紧张等隐忧还在,预计未来几个月A股将呈现震荡中小幅上行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