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 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无人驾驶告别小打小闹
  • 那些形形色色的
    无人驾驶器
  •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初体验
  •  
    2013年11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科技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科技
    无人驾驶告别小打小闹
    那些形形色色的
    无人驾驶器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初体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初体验
    2013-1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有幸在美国山景城的谷歌总部体验了Self-Driving-Car(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汽车启动时的提示音非常性感,就像好莱坞大片里面那种科技感十足的人工智能音。启动后,只需在笔记本电脑上搜索并设置目的地,系统便会自动给出最佳线路。当然,线路是可以人工调整的,以避开一些突发情况,如道路临时施工。

      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尚处于试用阶段,正、副驾驶位置都需有人。如遇系统判断失误,驾驶座上的人可强行接手,并停止自动驾驶。而副驾驶则需用笔记本电脑监控、记录系统做出的判断。

      汽车不到1分钟就加速至60公里/小时的最高限速(自动驾驶模式下最高限速为60公里/小时)。当汽车遇到停车标志或者红灯时,女声会说“已接近斑马线了”。若主控系统检测到故障,她也会及时告知乘客。如果车辆处于比较陌生的环境,无法判断该做出何种反应,它会提醒驾驶员手动操作。

      无人驾驶汽车在路口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当交通灯变绿,它开始左转,这时如有行人过马路,它将会停下等待,行人过完马路后它再继续完成转弯。在经过十字路口时,它也会根据规则让其他车辆先通行,如果其他车辆没有反应,它将往前行进一点,以表明自己的意图。

      在40分钟左右的体验中,汽车几乎保持60公里/小时的匀速行驶。我大约有20分钟坐在驾驶的位置上,这期间明显不知该把手放在哪里,只好双手紧握,放在胸前。当看到方向盘自己转动,有一种穿越到未来的感觉。

      在体验完毕,走出车门的一刹那,我发现腿软了——毕竟是第一次体验如此刺激的高科技。看来在上路之前克服心理障碍也是必要的一环。

      (本文摘编自腾讯网数码频道 作者贾彦斌为谷歌(中国)移动开发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