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专栏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安邦财险“横插一杠”举牌金地集团 “白衣骑士”还是“渔翁得利”?
  • 连年亏损成央企退市重灾区 扭亏保壳前途扑朔迷离 挣扎的“航运*ST”
  • 环保核查趋严
    多家公司触线吞苦果
  • 航运业人事地震频频
  • 重整傍上扬子江船业 *ST中达保壳现曙光
  • 鹰潭水务股权转让
    “内定”三川股份
  •  
    2013年1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安邦财险“横插一杠”举牌金地集团 “白衣骑士”还是“渔翁得利”?
    连年亏损成央企退市重灾区 扭亏保壳前途扑朔迷离 挣扎的“航运*ST”
    环保核查趋严
    多家公司触线吞苦果
    航运业人事地震频频
    重整傍上扬子江船业 *ST中达保壳现曙光
    鹰潭水务股权转让
    “内定”三川股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年亏损成央企退市重灾区 扭亏保壳前途扑朔迷离 挣扎的“航运*ST”
    2013-1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孙放

      

      2013年的保壳大战中,“央企*ST”似乎是最受关注的阵地,其中,身处亏损重灾区的航运企业,“战事”尤为胶着。昨日,随着*ST远洋剥离资产交易完成,36亿投资收益的落袋,带来了扭亏保壳的希望。而*ST凤凰、*ST长油的命运就显得扑朔迷离。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央企*ST”退市是否会成为现实?相关公司能否上演“生死时速”?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ST远洋:数度卖资产谋扭亏

      航运领域是央企*ST的“重灾区”。“2013年BDI有反弹,但行业无翻转,四季度靠主营扭亏不可能。”航运界的观点是普遍如是。这意味着,航运公司欲保壳或者避免戴帽,只能依靠“非常规”手段:资产出售、破产重整等等手段皆有可能。

      幸运的如*ST远洋。公司昨日宣布,出售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81%股权等两笔资产的交易完成,将产生收益约36.78亿元,纳入公司2013年度合并报表。这将让公司的保壳压力骤减:前三季度,公司的亏损额为20亿元。今年*ST远洋已不止一次出售资产。上半年,公司陆续出售了中远物流100%股权和中远集装箱工业全部已发行股份和相关股东贷款,半年报显示,上述交易带来的投资收益对应为18.5亿元和29.6亿元。

      *ST凤凰:破产重整抹平巨债

      中外运长航系两家公司*ST凤凰、*ST长油情就没那么理想了。

      昨日,*ST凤凰终于结束了连续涨停势头,之前刺激股价的原因在于,这家负债累累的公司终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尽管此举有望将公司的债务负担一次“抹平”,但还是存在同时间赛跑的问题。

      据规定,自11月29日起20个交易日届满后,即12月27日,公司股票即进入停牌程序,直到法院就重整计划做出裁定后复牌。目前,公司已经两年亏损,且去年净资产为负,如今只能依靠破产重整来挽救资不抵债的状况,通过债务重组收益实现盈利。但是,按照一般进度,在12月27日至公司2013年年报披露期间,几乎不可能全部完成通过重整计划、执行重整计划等步骤。这意味着,*ST凤凰尽管已有破产重整这一“对策”,公司2014年完成重整从而恢复上市有望,但在这之前,先进入暂停上市程序似乎是大概率事件。

      *ST长油:脱困扭亏进度迟缓

      情况最危急的还数*ST长油,这家已暂停上市的公司依然没有良策。前三季度,公司累计亏损9.84亿元。截至11月26日,公司的说法,依然是“经公司财务部门测算,由于国际油运市场运价低迷和公司财务费用较高,预计公司2013年年度经营业绩仍可能为亏损。”尽管半年报中,公司称将“积极与各方沟通,制订和实施总体应对危机方案;继续推进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资产重组方案的研究和实施工作。”但直到12月,公司尚未发布相关信息。

      *ST凤凰、*ST长油同属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随着*ST凤凰进入破产重整,按照市场化的破产重整路径在所难免,下一步,就看集团是否出手,有何办法帮助长油脱困。

      央企保壳:只靠大股东?

      央企面临退市或暂停上市,是今年保壳大战呈现的一个特殊局面。除航运公司格外显著,另一家暂停上市的“央企*ST”——*ST锌业情况也不乐观。尽管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盈利,但已资不抵债,净资产接近负33亿,正处于破产重整阶段。11月29日,公司宣布重整计划未获得全部表决组的通过。尽管理论上法院可以“强裁”重整计划,从而终止重整程序,让公司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但是,按照程序,必须到破产重整履行完毕才能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因此,*ST锌业能否在短短数月间,即年报披露前顺利“冲刺”,还存在重大不确定。

      综上,在种种“自救”或“他救”行为之后,“央企退市”究竟是否会成为现实还是最后所有的央企*ST依靠股东都能“逃出生天”?这不仅令人联想到去年的*ST中钨(现中钨高新),公司在暂停上市背景下,唯一的“稻草”——重组计划被否决,原以为中钨将“开启”央企退市之路,但最后还是实际控制人股东方面的承诺还是将公司送回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