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上海钢联四度试水终成功 业内龙头跟风涉足 钢企拥抱电商
  • 中医药标准加紧与国际接轨 为“走出去”清障
  • 纷纷“触电” 传统零售业打响反击战
  • 中移动低价推4G “换卡潮”激活市场需求
  • 每吨涨60元 成品油价格创历年最小调幅
  • 民营煤企将进行信用仓单交割 动力煤期货活跃度或大幅提升
  • 明年铜加工费上涨四成 铜冶炼巨头业绩有望提升
  • 煤制气产业发展提速 行业巨头、地方政府动作频频
  •  
    2013年12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上海钢联四度试水终成功 业内龙头跟风涉足 钢企拥抱电商
    中医药标准加紧与国际接轨 为“走出去”清障
    纷纷“触电” 传统零售业打响反击战
    中移动低价推4G “换卡潮”激活市场需求
    每吨涨60元 成品油价格创历年最小调幅
    民营煤企将进行信用仓单交割 动力煤期货活跃度或大幅提升
    明年铜加工费上涨四成 铜冶炼巨头业绩有望提升
    煤制气产业发展提速 行业巨头、地方政府动作频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煤制气产业发展提速 行业巨头、地方政府动作频频
    2013-1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雪青 ○编辑 邱江

      

      近年来,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芳烃等新型煤化工产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广受实业和资本市场关注。2013年初以来,大部分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陆续获得“路条”,开始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多种产品形式中,煤制天然气项目由于单位产品投资低、技术流程短等,成为实业资本最青睐的领域。

      作为发改委首个核准的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大唐发电旗下的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曾因延产等问题一度引发质疑。昨日,大唐发电公告称,克旗煤制气项目第一系列在调试过程中,投产在即。

      据公告,克旗煤制气项目所生产的煤制天然气用于供应北京市场,项目分三系列建设,总产能为40亿立方米/年。业内人士表示,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投产后,煤制气将通过中石油管道保供北京,直接增加北京气源,并缓解雾霾压力。

      就在不久前,中国化学的大股东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下称“中国化学集团”)也宣布在乌克兰建设合成天然气生产厂。

      据悉,中国政府近期积极发展煤制合成天然气的生产,不久前批准建设九家年生产能力超370亿立方米合成天然气的大型工厂。私营企业计划再建30余家年产能可达2亿立方米合成天然气的工厂。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位专家称,煤制气对气源有重要补充作用,能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当前国内煤制气项目处在开发阶段,前期项目付出的成本必然偏高,使得气价的成本相对较高,市场转化需要一个过程。

      而在上述两个公司有所动作的同时,科技部刚于6日与山西省政府签署《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包括着力推进“气化山西”建设等四大项内容,从“煤炭山西”迈向“气化山西”。

      其中,晋煤集团是“气化山西”的支柱企业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全国最大的瓦斯发电企业,形成了煤层气勘探、抽采、输送、压缩、液化、化工、发电、汽车燃气、居民用气等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业内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煤制气项目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市场对项目推进也有所担忧。”据介绍,担忧主要在几个方面:其一,在工艺技术上,煤制天然气技术不成熟、大规模工业化会有问题;其二是经济效益问题,煤炭价格与天然气价格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原料是煤炭,在目前煤炭市场清淡、煤炭价格处于低谷的情况下,煤制天然气可能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未来煤炭价格不排除上涨的可能性;其三,新能源(如页岩气等)的问题,未来中国页岩气的发展是否会影响煤制天然气的发展;其四,管道输送和存储问题,中国天然气长输管线基本为中石油和中石化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