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要闻
  • 8:艺术资产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股市热点昙花一现 新股新规声声来袭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2014全球经济走向何方?
  • IPO大环境下
    基金业机会再现
  •  
    2013年1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股市热点昙花一现 新股新规声声来袭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2014全球经济走向何方?
    IPO大环境下
    基金业机会再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热点昙花一现 新股新规声声来袭
    2013-1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A股近期最大特征是什么?答案不是屡屡砸低又被拉起的“坚强”股指,也不是频频公布但无甚冲击的新股发行的系列规定。而是快速出现又迅速回落的昙花般的各类板块行情。

      不是么?仅仅上周间,A股市场就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地方国资改革”、“年末电影票房爆发”、“舟山新区”、“新三板扩容”、“重组和实际控制人变更”等热点做了主题的轮盘式演绎。更早前则是诸如“4G扩容”、“广东三旧改造”、“明年一号文件”的天下。再更早前还有上海自贸区、上海国资、二胎政策、国家安全等许许多多数不过来的主题。

      “主题当家、股指作伴”是2013年末的最大特征,而如旋风般快速轮转的市场热点,也显示了不少场内机构和投资者的心态变化。

      ⊙本报记者 周宏

      政策影响力推动热点频出

      A股市场最大的影响力是什么,如果仅仅看市场最热的热点的话,那应该是政策。这点连基金也不讳言。

      海富通等基金就认为,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开幕等事情,股市相对平稳。“由于担心未来财政政策或可能从积极转向稳健,市场情绪略显谨慎,成交量收缩明显。”

      而对于未来,基金们同样在关注政策的变局。基金们认为,未来市场关注焦点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身,转向会后公告内容所涉及的明年经济工作目标、宏观政策取向、重点任务等。

      此外,随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将开幕,会议将确定2014年“一号文件”方向。近10年来,中央每年1号文件内容始终紧扣农业和粮食主题。因此每年年末都是市场关注一号文件和农业股的炒作时机,今年也不例外,尤其是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恰逢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必将一定程度上体现三中全会的政策导向。

      

      宏观起伏导致担心

      不过,在政策面丰收的同时,基本面和宏观走向仍然困扰着不少机构投资者。而这或许是许多热点难以持续的原因。

      一些基金认为,关于股价是否充分甚至过度反应预期,政策兑现时点何时出现,目前业内声音分歧严重。有的投资者对牛市充满信心高歌猛进,也有的继续看空大盘青睐当下调整中的成长股。

      而多数投资者持中性观点。比如,不少机构认为在经济稳中趋缓及IPO即将重启压力下,预计大盘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震荡,但同时由于改革红利等因素的支撑大盘跌幅或将相对有限。市场将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增长热点将继续分化乃至多元化。

      资金面间歇性紧张

      导致热点“短命”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资金的间歇性紧张,但银行体系的资金紧张节律从每半年一度逐步缩短到一个月一度的时候,A股市场内部的资金倾向“短期化”的特征无从避免。

      一些基金这样看待如今的资金面。他们认为,鉴于央行相继暂停7天和14天逆回购操作,年内资金相对宽松的状态得以暂时维持,但随着年末临近,部分机构已开始筹备跨年资金,市场供给相对较少,价格高位运行,资金紧张可能重来。

      从目前看,隔夜和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均价在3.44%和4.31%,较上周末分别下行22bp和24bp。1个月回购加权利率在5.72%,略高于上周的5.68%。但利率大幅低于市场相同期限同业存款利率。如何通过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决定NCD收益率,并建立起各方认可的交易平台和环境,将成为此产品将来能否稳步壮大的重要因素。而资金会是A股市场一个长期面临的干扰因素。